平生抱山癖,人事撄氛埃。
名山多负负,到处空复回。
登高访青原,盘纡白云隈。
冈峦互扃钥,深入豁然开。
巍巍净居寺,殿阁森良材。
佛家亦兴废,今昔良可哀。
蹑屐遍探幽,言寻山水涯。
嵚崎磊落石,飞云绝梯阶。
亭台半倾圮,结构无文榱。
泠泠曲涧泉,清不受尘埋。
听泉待月桥,道心生秭垓。
天工胜人为,此理讵疑猜。
我闻王姚江,讲学辨根荄。
聚徒居此山,岁举春秋杯。
书声振林谷,相得遗形骸。
千载杳难期,五贤祠山摧。
吾道竟何如,后学谁追陪。
讲堂不可再,俗僧徒掀豗。
吊古感苍茫,𤠔鸟声清哇。
人杰地乃传,我今七贤偕。
重阳无风雨,欢携酒榼来。
扪萝意延伫,日暮舆夫催。
何时买山隐,归路重徘徊。

九日偕龚沤舸郭小岩门人范生问庭萧生含素唐生云溪王生清如游青原山登高席间分韵得来字次山谷韵

注释:

平生:一生。抱山癖:有喜欢山水的爱好。人事:世事,指世俗的生活。撄氛埃:卷入尘世的纷扰中。名山多负负:有名的山往往有很多故事。到处空复回:到处都空荡荡的。登高访青原,盘纡白云隈:登高去探访青原山的幽静之处,绕过白云缭绕的地方。冈峦互扃钥:山峦相叠相互守护,如同钥匙。深入豁然开:深入其中,豁然开朗。巍巍净居寺,殿阁森良材:高大的净居寺,殿堂楼阁众多。佛家亦兴废,今昔良可哀:佛教也经历了兴衰,现在和过去真是可悲可叹。蹑屐遍探幽:穿着木屐到处去探索幽深的地方。言寻山水涯:谈论着寻找山水的乐趣。嵚崎磊落石,飞云绝梯阶:高峻的岩石突兀挺立,云雾飘渺,仿佛没有梯子可以攀登。亭台半倾圮,结构无文榱:亭台建筑一半倒塌了,建筑结构没有了雕饰的檐角。泠泠曲涧泉,清不受尘埋:清澈的涧水流淌不息,不沾染尘土。听泉待月桥,道心生秭垓:听着泉水等待月亮的出现,心中涌现出无穷无尽的思绪。天工胜人为,此理讵疑猜:大自然胜过了人工的智慧,这种道理哪里值得怀疑呢。我闻王姚江,讲学辨根荄:我听说王逸民讲学,能够辨别事物的根本和根源。聚徒居此山,岁举春秋杯:聚集了许多学者住在这个地方,每年举行春秋两季的饮酒聚会。书声振林谷,相得遗形骸:读书的声音在山林之间回荡,使人精神振奋,忘记了身体的存在。千载杳难期,五贤祠山摧:千年的时光难以估量,五贤祠也被毁坏了。吾道竟何如,后学谁追陪:我的志向到底如何,后人谁能追随呢?讲堂不可再,俗僧徒掀豗:讲学的地方已经无法继续了,那些庸俗的僧人还在争斗不休。吊古感苍茫,𤠔鸟声清哇:凭吊古代的遗迹而感到迷茫,听到黄莺的歌声却感觉声音清晰。人杰地乃传,我今七贤偕:杰出的人物和高尚的品质得以流传下去,我现在也与这七位贤人一起。重阳无风雨,欢携酒榼来:重阳节没有风雨的干扰,我们高兴地携带着酒壶来了。扪萝意延伫,日暮舆夫催:攀爬着藤蔓好像要延长停留的时间,太阳快要落山了,车夫催促着我们赶路。何时买山隐,归路重徘徊:“什么时候才能买到一座山来隐居呢?”“回家的道路让我又徘徊不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青原山时所写的一篇游记诗,描绘了诗人登山途中所见的美景及内心的感受。

开头四句写诗人来到青原山的心情和目的。”平生抱山癖,人事撄氛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有着深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他一生都怀揣着对山的喜爱和追求,但世间的琐事却让他烦恼不已。”名山多负负,到处空复回。”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情感复杂,虽然名山很多,但它们总是让人感到失望和空虚。

接下来四句描述了诗人在青原山的所见所感。”登高访青原,盘纡白云隈。冈峦互扃钥,深入豁然开。”这四句描绘了诗人在攀登青原山的过程中所看到的美景。山上的景色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巍巍净居寺,殿阁森良材。佛家亦兴废,今昔良可哀。”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佛教的感慨。尽管佛教历经兴衰,但它仍然给世人带来了希望和安慰,这也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

接下来的八句主要描述的是诗人在登山过程中的感悟。”蹑屐遍探幽,言寻山水涯。嵚崎磊落石,飞云绝梯阶。”诗人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索自然的奥妙,并感受到了山水之间的无限魅力。”亭台半倾圮,结构无文榱。泠泠曲涧泉,清不受尘埋。”这些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诗人登山过程的感受和理解。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听泉待月桥,道心生秭垓。天工胜人为,此理讵疑猜。”诗人通过对泉水、月亮以及自然景观的欣赏,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我闻王逸民,讲学辨根荄。聚徒居此山,岁举春秋杯。书声振林谷,相得遗形骸。千载杳难期,五贤祠山摧。”诗人在这里回忆了他的老师王逸民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学习的情景,他们共同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讲堂不可再,俗僧徒掀豗。吊古感苍茫,𤠔鸟声清哇。人杰地乃传,我今七贤偕。重阳无风雨,欢携酒榼来。扪萝意延伫,日暮舆夫催。”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他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而他也已经离开了这个曾经陪伴他度过许多美好时光的地方。

最后两句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何时买山隐,归路重徘徊。”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和期望。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来隐居生活,过上宁静祥和的生活。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