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灏
首先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1. 苍山亘百里,列岫相倚伏。 - 注释:这一句描述了苍山的雄伟壮观,连绵不绝,山峰如众岫(一种山峰的称呼)互相依偎,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壮丽的景象。"亘"表示连续不断,"百里"表示长度,"相倚伏"则形容山峰相互依靠的样子。 2. 峭壁忽中开,江流势一束。 -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个突然开阔的场景,江流在峭壁间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通道,水流如束带般整齐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晓行十里稀人踪,但闻泉响无西东。 - 关键词:晓行、十里、泉声、无人 - 注释:清晨行进了十里路,周围几乎看不到其他人的踪迹,只听到山泉水潺潺的声音。 - 赏析: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早晨独自行走在山林间的场景,远离尘嚣,只有泉水的声音陪伴着前行。 2. 山巅宿云不肯住,随风散作青蒙蒙。 - 关键词:宿云、风、青蒙蒙 - 注释:山巅上的云雾不愿停留,被风吹散后变得朦胧而美丽
诗句释义和译文: 1. 山行寻潺湲,曲折达石壁。- 在山间行走,寻找着潺潺的溪流,曲折地流向石头的墙壁。 2. 飞瀑排空行,横流跨山脊。- 瀑布像排开的天空一样流淌,跨越山脊。 3. 来如洪涛宽,去如巨壑窄。- 水来时像大河一样宽阔,去时又像深谷一样狭窄。 4. 穷源有万派,到地只一脉。- 水的来源多种多样,而最终都汇入一条主干道。 5. 水德乃至柔,石性本无隙。- 水的德行温柔至极
【注释】 寒食:清明节。张百药墓:即张绪之墓,张绪是南朝齐诗人,曾官吴兴郡守。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死者。野棠花:指杜鹃花。蔓草:长草。落照:夕阳。故人:指亡友,这里借指南宋灭亡的遗民。天涯:指遥远的异地。诸弟:指弟弟们。黄土:指坟墓,这里指坟墓上的土。名山:指名山大川。事去留:指张绪的事迹和遗迹。黄土:指坟墓上的土。辽海:指辽东一带,辽海是古代对辽东一带的称呼。暮鸦:指乌鸦
【赏析】 此诗写景,气势豪迈、意境高远。 前四句以夸张的比喻手法写出了龙峡的雄奇壮丽。首联“峡势如游龙”,是说龙泉峡像一条腾云驾雾的游龙一样,气势磅礴;“举头向天外”,是说它昂首向着苍莽的天宇,表现出一种凌空欲飞之势。颔联“嘘气倏成云,快与风雨会”是说龙峡吐出的气息顷刻间便化作云雾,与风雨相会,形象地表现了龙峡的神奇。“飞洒落九天”两句,是说瀑布飞泻直下,落入九天云外,给人一种壮阔无匹的感觉
锦浪滩 移舟向锦浪,{舟羲}棹日加午。墨泼天际云,鼎沸滩中雨。 雷殷山谷鸣,风挟崖树舞。空蒙一水间,萧飒万籁聚。 篷窗杂坐卧,对面不闻语。须臾复晴霁,舟子众篙举。 溪回滩已平,石激水犹怒。及兹叹神力,沛然孰能御。 物理有消长,浩渺此终古。 译文: 锦浪滩 船儿摇桨驶向锦浪滩,太阳正高。天空中浓墨般的云彩被风吹散,仿佛是墨汁泼洒。山涧中的水流声犹如锅鼎沸腾般喧闹,瀑布如银河倾泻般壮观。
海珠台畔气凄清,一叶西风荡桨轻。 秋水亦如天上坐,好山浑似镜中行。 蓼花烟外杨孚宅,榕树阴边陆贾城。 江渚夜来铙吹罢,船头坐看月轮生。 译文: 在海上的珠江南岸,空气清新而寒冷。微风吹过水面,轻轻荡漾着船桨。秋水宛如漂浮在天空中的云朵,远处的山峰宛如明镜中的景象。远处是杨孚的住宅,近处有陆贾的城池。夜幕降临时,锣鼓声已经停止,我坐在船头欣赏明月升起。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名篇名句默写能力。高考名句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此题中需注意的字有:涯、篁、阴、砌、藉,这些都是易错字,考生应加强记忆。 【答案】 凉月照半席。相携素心人,共乐太古夕。阶前侵寒绿,堂后敞虚白。两水自潆洄,层轩迥幽寂。老渔昔行吟,垂钓江旁石。几年扫荆榛,于此聚瓴甓。洋洋听松庐,海内诗名藉。流光七十载,此境等空色
注释: 灵湖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张叔渊明府施恕庵主簿:张叔渊,字叔明,明代官员;施恕庵,字恕庵,明代文人。二人都是绍兴地区的文人,与灵湖寺有着深厚的渊源。 万里寒涛色:形容远处的海浪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春来到佛堂: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寺庙里的僧人也开始忙碌起来,为迎接春天的到来做准备。游人集吴越:吴越,指今天的江苏省和浙江省地区。这里是指许多游客来到了灵湖寺,欣赏这里的美景
晓行十里稀人踪,但闻泉响无西东。 山巅宿云不肯住,随风散作青蒙蒙。 俄顷风尽云亦定,苍崖飞出两白龙。 奔人直下竞赴壑,昂首作势还腾空。 岩前五色炫海日,涧底一曲垂长虹。 仙人玉女在何许,惟有丫髻留双峰。 白云洞口更幽绝,飞流断续分三重。 其余蜿蜒各有熊,或倚怪石穿虬松。 水帘一卷挂石室,瑶花琪树纷蒙茸。 兹山夙昔擅名胜,迹所未到心难穷。 何时结茅傍山麓,躬耕自作田舍翁。 朅来手持碧玉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