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亘百里,列岫相倚伏。
峭壁忽中开,江流势一束。
层阴峡里生,赤日岩际宿。
众壑来长风,万顷浸寒绿。
古寺从何年,飞来著山腹。
中有百丈梯,叠石榜林麓。
密树漏斜阳,甘泉泻空谷。
爱彼清且冽,揽之不盈掬。
老僧导我饮,相接縆半竹。
蜿蜒作鲸吸,取给日以足。
僧言昔寇乱,菑杀及草木。
劫灰所烧余,突兀见此屋。
磐磐达摩石,坐阅人代速。
上有支离叟,岁久顶已秃。
林深阒无人,径转缭而曲。
冉冉松间云,琅琅山巅瀑。
来时值炎蒸,对此忘暑溽。
云水尔何缘,终古自相属。

首先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1. 苍山亘百里,列岫相倚伏。
  • 注释:这一句描述了苍山的雄伟壮观,连绵不绝,山峰如众岫(一种山峰的称呼)互相依偎,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壮丽的景象。”亘”表示连续不断,”百里”表示长度,”相倚伏”则形容山峰相互依靠的样子。
  1. 峭壁忽中开,江流势一束。
  •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个突然开阔的场景,江流在峭壁间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通道,水流如束带般整齐。”忽中开”形容了这一景象的突然出现和变化,而”江流势一束”则形象地描述了江水的流动状态。
  1. 层阴峡里生,赤日岩际宿。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峡谷中的阴翳(阴暗)与阳光下的岩石形成对比。”层阴”指的是浓密的阴影,”赤日岩际宿”则形容阳光下岩石的影子投射到水中,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1. 众壑来长风,万顷浸寒绿。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山谷中风吹过时带来的凉意与绿色植被的覆盖。”众壑”是指众多深谷,”长风”形容风的力量和范围,”寒绿”则形容绿色植物在寒冷环境中依然生机勃勃。
  1. 古寺从何年,飞来著山腹。
  • 注释:这一句描述了一座古老寺庙的来历,它似乎随着山脉而来,扎根在山的中部。”从何年”表达了时间的久远,”飞来”形容其轻盈而自由的状态,”著山腹”则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位置。
  1. 中有百丈梯,叠石榜林麓。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内部的建筑特色,其中有一个百丈高的楼梯,楼梯两旁是用石头建造的栏杆。”百丈梯”形容了楼梯的高耸,”叠石榜”则形容了楼梯两旁的栏杆是用石头叠加而成,而”林麓”则指山林的边沿。
  1. 密树漏斜阳,甘泉泻空谷。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生态环境,密林中的树木遮挡住了斜阳,甘泉从空谷中流淌而出。”漏斜阳”形容树木将阳光穿透下来,而”泻空谷”则形象地描述了甘泉水流的清澈和奔放。
  1. 爱彼清且冽,揽之不盈掬。
  • 注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及其周围景色的喜爱,清冽的水让人感到清新舒适,但却又难以用双手捧起。”清且冽”形容水质清澈凉爽,”揽之不盈掬”则形容水虽然清澈却不足以用手捧起,表现出水的珍贵和纯净。
  1. 老僧导我饮,相接縆半竹。
  • 注释: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跟随一位老僧饮酒的情景,他们一起品尝佳酿,交流心得。”老僧导我饮”描绘了老僧引导诗人饮酒的画面,”相接縆半竹”则形容饮酒时的氛围融洽,人们像竹子一样紧密相连。
  1. 蜿蜒作鲸吸,取给日以足。
  • 注释:这一句描绘了老僧饮酒的方式,他用弯曲的手臂模拟鲸鱼吸水的动作,以此象征饮酒的速度和量。”取给日以足”形容老僧饮酒的速度非常快,好像能从太阳那里获取足够的能量一样。
  1. 僧言昔寇乱,菑杀及草木。
  • 注释:这一句诗人引用老僧的话来表达他对过去战乱时期的记忆和感慨。”昔寇乱”指的是过去的战争动荡,”菑杀及草木”则形象地描述了战乱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
  1. 劫灰所烧余,突兀见此屋。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战乱过后留下的残破景象,昔日的建筑物在劫难之后只剩下残余的部分,显得突兀而又凄凉。”劫灰所烧余”形容了战后的废墟,”突兀见此屋”则描绘了这些建筑物在战后的突兀存在。
  1. 磐磐达摩石,坐阅人代速。
  • 注释:这一句诗人通过描述一块巨大的岩石(达摩石)的形象来表达对历史的沉思。”磐磐”形容岩石的坚固厚重,”坐阅人代速”则暗示这块岩石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变迁和速度。
  1. 上有支离叟,岁久顶已秃。
  • 注释:这一句描绘了一位头发稀疏的老者的形象,他已经年岁高迈,头顶的头发已经脱落殆尽。”支离”形容头发稀疏的样子,”顶已秃”则直接点明了老者的头发状况。
  1. 林深阒无人,径转缭而曲。
  • 注释:这一句描写了一片茂密的树林中没有其他人迹,只有曲折的小径引领着方向。”阒无人”形容树林中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径转缭而曲”则形象地描绘了一条小径弯曲蜿蜒,引人深思。
  1. 冉冉松间云,琅琅山巅瀑。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树林中的自然美景,轻轻的云雾在松树间缓缓飘动,山巅上瀑布的声音清晰可闻。”冉冉”形容云雾轻柔缓慢地移动,”琅琅”则是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1. 来时值炎蒸,对此忘暑溽。
  • 注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来到这里避暑的感受,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凉与宁静,忘却了夏日的炎热和闷热。”炎蒸”形容夏季的炎热天气,”暑溽”则是形容闷热潮湿的感觉。
  1. 云水尔何缘,终古自相属。
  • 注释: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永恒循环和相互作用的思考。云与水之间有着不解的联系,它们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永恒的循环。”尔何缘”表达了对这种联系的疑问,”终古自相属”则强调了这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持续性和必然性。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中宿峡》是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独特的韵味和美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深入观察,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