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阴山下绥州道,擂紫骝冲无定河。
水回沙走不敢立,停留顷刻身蹉跎。
行到天南渡吼尾,涾𣵺不啻重经过。
自斗六门绕柴社,派分贯串东西螺。
是时秋旱井泉涸,荡潏盘𥁡旋为涡。
方春一雨鼋鼍舞,纵有班匠无轻艖。
当年上马身手捷,银鞍不动根连柯;
今乘笋舆仗人力,诸番火伴来奔波。
蚪螭罔象竞擎捧,爬沙百脚工腾那。
昔不动颜今股慄,织愁编臆纷乾梭。
平生作事耿奇气,履险弗惧心靡他。
毋乃勇怯随年改,念此迸泪双滂陀!
【尾溪】
雕阴山下绥州道,擂紫骝冲无定河。
水回沙走不敢立,停留顷刻身蹉跎。
行到天南渡吼尾,涾𣵺不啻重经过。
自斗六门绕柴社,派分贯串东西螺。
是时秋旱井泉涸,荡潏盘𥁡旋为涡。
方春一雨鼋鼍舞,纵有班匠无轻艖。
当年上马身手捷,银鞍不动根连柯;
今乘笋舆仗人力,诸番火伴来奔波。
蚪螭罔象竞擎捧,爬沙百脚工腾那。
昔不动颜今股栗,织愁编臆纷乾梭。
平生作事耿奇气,履险弗惧心靡他。
毋乃勇怯随年改,念此迸泪双滂陀!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译文及注释:
尾溪
雕刻的山影下是绥州的道路,在无定河的擂紫骝冲激中疾驰。
河水回旋沙石滚动,让人不敢立足片刻停留。
行走至天南渡口,船只如同涾𣵺般穿梭而过。
从斗六门绕过柴社,水流分成了东、西两条支流。
此时正值秋旱时节,井泉干涸,漩涡盘曲。
正当春天,一场雨水让鼋鼍在水中欢腾起舞,即使有技艺高超的工匠,也难以轻易渡过它。
当年骑马驰骋,身手敏捷如银鞍上的骏马般稳固;
如今却需要依靠人力推动竹制的小车,与诸番火伴一起奔波忙碌。
水中的蚪螭、罔象等生物竞相攀援支撑,百脚虫爬行于沙滩,忙碌不停。
往日我面对困难从不畏惧,如今却因害怕而全身发抖。
回想往事,不禁感慨万分,泪水横流不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尾溪(即无定河)上的旅行经历。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体验,反映了诗人对勇气和恐惧的不同感受。
首联“雕阴山下绥州道,擂紫骝冲无定河。”描述了诗人行进在雕阴山下的绥州道路,以及在无定河上驾御紫骝冲激的情景。这里的“雕阴”和“无定河”可能是地名或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壮丽。
颔联“水回沙走不敢立,停留顷刻身蹉跎。”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河流中的恐惧感和犹豫。水流回旋,沙石滚动,使得诗人不敢长时间停留,只能匆匆忙忙地前进。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恐惧。
颈联“行到天南渡吼尾,涾𣵺不啻重经过。”继续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的经历。诗人到达了目的地,但仍然感受到了自然的威力和挑战。涾𣵺(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在这里可能是指渡船或其他水上交通工具,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和重复。
尾联“自斗六门绕柴社,派分贯串东西螺。”则是对尾溪周边地理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对这段旅程的感受。诗人从斗六门出发,绕行柴社,然后沿着河流继续前行。这里的“螺”可能指的是河流中形成的漩涡或水流的曲折。这些细节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尾溪旅行的详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自己内心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诗人表达了对勇气和恐惧的不同理解,以及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