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溪缭而深,樟滩直而豁。
地偏乱石据,门险众流夺。
未到声先闻,滔滔殷天末。
高云惊忽濆,老叶危已脱。
青山如痴聋,终古遭恫喝。
滩旁有寒鹭,久立不嫌聒。
急流安得鱼,愚哉此生活。
梓树滩
榆溪缭而深,樟滩直而豁。
地偏乱石据,门险众流夺。
未到声先闻,滔滔殷天末。
高云惊忽濆,老叶危已脱。
青山如痴聋,终古遭恫喝。
滩旁有寒鹭,久立不嫌聒。
急流安得鱼,愚哉此生活。
注释:
- 榆溪:榆溪水
- 樟滩:樟树旁的浅滩
- 地偏乱石据:地形偏僻,岩石突出
- 门险众流夺:门前险阻,众水流过
- 声先闻:声音先传出来
- 滔滔殷天末:水声汹涌,响彻天际
- 高云惊忽濆:高耸的云层突然崩塌
- 老叶危已脱:树叶已经脱落
- 痴聋:形容山石的沉默
- 终古:永远
- 恫喝:恐吓
- 寒鹭:在寒风中站立的鹭鸶
- 急流:湍急的流水
- 愚哉:愚蠢的行为或态度
- 生活:生存方式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梓树滩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特色。诗人以榆溪水的深奥、樟滩的坦荡、岩石的突兀、险峻的门前以及水流的冲击等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山水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对青山、老叶、高云、寒鹭、急流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