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虫号穹壁,斜月炯虚幔。
幽客难早眠,宵景孤赏惯。
未雨叶疑湿,不风天转淡。
稀星八九颗,错落当户瞰。
前村白差差,霜瓦光破乱。
大块清绝气,倾泄在夜半。
安得伯牙生,冥写入丝缦。

【注释】

寒虫:指秋夜中的蟋蟀,因秋季天气寒冷,故鸣声清越。穹壁:高高的墙壁。炯:明亮的样子。斜月:即上弦月。虚幔:指挂在屋檐下或窗前的布幔。幽客:隐逸的客人。难早眠:难以早早入睡。宵景:夜景。孤赏惯:独自欣赏惯了。未雨叶疑湿:天还没有下雨树叶就感到潮湿。不风天转淡:没有风时天空变得淡薄。稀星八九颗:稀疏的几颗星星。错落当户瞰:从窗户里看星星,星星像随意分布。前村:前面的村庄。差差:参差不齐的样子。霜瓦光破乱:霜打的瓦片显得破碎、凌乱。大块清绝气,倾泄在夜半:大地上一片清爽之气,倾注到夜晚的宁静中。安得:哪里能,如何能。伯牙生:指古代传说中的琴仙伯牙。冥入:指深入到极微的境界,这里是说诗人自己。丝缦:指弦乐器上的琴弦。

【赏析】

这是一首写深夜独坐的诗。诗人通过写自己的所见所感,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寒虫号穹壁,斜月炯虚幔。”以寒虫和斜月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夜空画卷。颔联“幽客难早眠,宵景孤赏惯。”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独自一人欣赏美景的情景。颈联“未雨叶疑湿,不风天转淡。”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他发现即使没有下雨,叶子也会感到潮湿;而没有风时,天空也会变得淡薄。这些自然景象都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宁静的感觉。尾联“稀星八九颗,错落当户瞰。”则是诗人站在窗前,仰望星空,星星稀疏地散布在天空中,仿佛随意分布。最后两句“前村白差差,霜瓦光破乱。”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描述,他看到前面的村庄中,房屋的白色屋顶在阳光下显得有些破旧和混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