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一笛怨东风,春远孤山鹤唳空。
残雪蹇驴人去后,小桥流水月明中。
缟衣梦断沈沈夜,粉壁香消九九红。
曾说当年修不到,又看桃李斗春工。

落梅

谁家一笛怨东风,春远孤山鹤唳空。

残雪蹇驴人去后,小桥流水月明中。

缟衣梦断沈沈夜,粉壁香消九九红。

曾说当年修不到,又看桃李斗春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谁家的笛声吹起,让人感到春天已经远离了孤山,只有远处的鹤在凄厉地鸣叫;残留的雪花落在了那匹跛行的驴上,人们离开之后它继续前行,穿过了小桥和流淌着清澈溪水的月光。

注释

  • 谁家一笛:谁家的笛声,象征着某种哀伤或怀旧的情感。
  • :此处可能指春风,但诗人更可能是借风来抒发内心的愁绪。
  •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中的一座山,常被用作背景描绘孤独和凄凉的景象。
  • 鹤唳空:鹤在高空中鸣叫,声音回荡在空中,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悲凉的氛围。
  • 残雪蹇驴:残存的积雪覆盖在驴的蹄上,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 小桥流水:小桥横跨在静静流淌的河水之上,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 月明中: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一切,使得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 缟衣:白色的衣裳,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本人,象征着纯洁或悲哀。
  • 梦断:梦已结束,意味着诗人醒来时的失落感。
  • 沈沈夜:夜色深重,给人以压抑的感觉。
  • 粉壁:墙壁上的粉饰,可能是指墙上的壁画或装饰。
  • 香气消:曾经香气袭人的粉壁,现在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 九九红:红色,通常代表喜庆和温暖,但在这里可能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冬天或衰落。
  • 修不到:无法达到某种理想或目标。
  • 桃李:比喻年轻人或才华横溢的人。
  • 斗春工:努力与春天争艳,但最终未能如愿。

赏析

主题探讨

此诗以“落梅”为题,通过描绘孤山之景与落梅之态,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春天的离去与孤山之鹤的寂寞,深刻揭示了南宋朝廷偏安江左的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士人孤立无援的现状。同时,诗中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哀叹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手法分析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传达了诗人的悲痛情感。此外,诗中多次使用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使整首诗读起来既有力量又不失美感。通过对落梅、孤山等具体场景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代和个人境遇深刻的思考。

历史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衰败。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于江南一隅,对北方金朝的威胁视而不见,导致国力日渐衰弱。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刘克庄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诗中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