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上金鳌背,凭栏试大观。
山连吴地壮,江接楚天宽。
下界钟声杳,中流塔影寒。
高僧能接引,许我借蒲团。

【注释】

金鳌:即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北。

吴地:指今江苏苏州一带。

中流:指长江的中间。此处泛指江流之中。

接引:佛教语,意谓引导。

许我借蒲团:佛家语,意谓让我到寺庙里去打坐,以期得到精神上的净化和提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登上金山寺所见所感的诗。

首句“直上金鳌背”,点出了诗人登金山的出发点是金鳌山(金山),金鳌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北,形似一巨鳌,故名。诗人站在金山之巅,远眺四周,只见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凭栏试大观”,表明诗人站在金山绝顶,放眼四望,心旷神怡。“大观”二字,不仅描绘了金山的雄伟壮丽,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与豪迈的情怀。

第二联“山连吴地壮,江接楚天宽”,进一步描绘了金山的自然景色。“吴地”、“楚天”指的是今天的江苏、浙江两省以及长江中上游地区。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把金山的雄姿比作“吴地壮”、“楚天宽”,既写出了金山的气势恢宏,又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无限的热爱。

第三联“下界钟声杳,中流塔影寒”,进一步写景抒情。“下界”指山下,这里指长江下游一带;“中流”指江中央。“杳”和“寒”,一方面形容钟声悠扬远播,令人遐想;另一方面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清冷。

最后两句“高僧能接引,许我借蒲团”,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求法的愿望。诗人在金山之巅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而“高僧”则代表了佛门圣地,诗人渴望得到佛家高人的指点与启迪,于是请求和尚让他打坐修行,从而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金山美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佛门圣地的向往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