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一抹衬秋晖,古木萧疏露翠微。
猿抱悬崖千丈啸,鸦栖落叶半天飞。
梵音泉石心思彻,诗境匡庐面目违。
绝顶百围吟远籁,尚留红树带霜肥。
秋声八咏用杜公部秋兴八首韵
峰峦一抹衬秋晖,古木萧疏露翠微。
猿抱悬崖千丈啸,鸦栖落叶半天飞。
梵音泉石心思彻,诗境匡庐面目违。
绝顶百围吟远籁,尚留红树带霜肥。
注释:
- 秋声八咏:指杜甫的《秋兴八首》。
- 峰峦一抹:形容山峦在秋天阳光下显得更加秀美。
- 古木萧疏:形容树木稀疏,给人一种萧索的感觉。
- 猿抱悬崖:形容猿猴紧紧抱住悬崖,形象生动。
- 猿抱悬崖千丈:猿猴紧紧抱住悬崖,仿佛千丈之高。
- 鸦栖落叶:乌鸦栖息在落叶上,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梵音泉石:佛教寺院中的钟磬声和泉水声,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诗境匡庐:指的是庐山的景色,匡庐是庐山的别称。
- 匡庐面目违:形容庐山的景色与诗人心中的期望不符。
- 绝顶百围:指庐山的最高峰,周围有一百步。
- 吟远籁:吟咏远处的风声,籁是风吹过山谷的声音。
- 尚留红树:山上仍保留着红色的树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山景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首句“峰峦一抹衬秋晖”,以简洁的方式勾勒出山峰与秋日阳光相映成趣的景象。接着,第二句“古木萧疏露翠微”展现了树木疏落、枝叶间透出翠绿的景象,增添了一丝清冷之感。第三句“猿抱悬崖千丈啸”,通过猿猴紧抱悬崖、发出千丈长啸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第四句“鸦栖落叶半天飞”,则以乌鸦栖息于落叶之上,飞翔于半空的画面,衬托出秋天的萧瑟与寂寥。
接下来的四句中,“梵音泉石心思彻”,“诗境匡庐面目违”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寺院钟磬声与庐山美景的思考和失望。而“绝顶百围吟远籁”,“尚留红树带霜肥”,则描绘了诗人登上庐山最高峰,吟咏着远方传来的风声,同时发现山上的红叶在寒霜中依然生机盎然。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与思考。诗中既有对大自然雄浑壮丽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既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也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