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终不近,石路寺门前。
霜蔓悬瓜重,风庭聚叶圆。
残镫连曙鸟,众响入鸣泉。
爱此清虚夜,与君得晏眠。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寺景色的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云峰终不近,石路寺门前。
- “云峰”指的是远处的山峰,因为山峰被云雾缭绕而显得遥远。
- “终不近”表示虽然看起来很近,但实际上却无法接近。
- “石路”可能是指山路,也可能是寺庙前的石头铺成的通道。
- “寺门”指的是寺庙的门。
- 霜蔓悬瓜重,风庭聚叶圆。
- “霜蔓”指的是被霜打过的藤蔓。
- “悬瓜”可能是指挂在树上的瓜果,也可能是比喻某种悬挂的东西。
- “风庭”指的是庭院,可能是由于风的原因使得树叶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圆形。
- 残灯连曙鸟,众响入鸣泉。
- “残灯”指的是残破的灯笼,可能是由于天刚亮时熄灭了。
- “曙鸟”指的是黎明时的鸟儿,可能是因为天色已经变得明亮,鸟儿才出来。
- “众响”可能是指各种声音,可能是由于风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多种声响。
- “鸣泉”指的是泉水发出的响声,可能是由于水流声、水滴声等各种声音汇聚而成。
- 爱此清虚夜,与君得晏眠。
- “清虚”可能是指夜晚的宁静和清爽。
- “晏眠”指的是安然入睡,可能是由于夜晚的宁静让人感到舒适而能够安心地入睡。
- “与君”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和朋友一起度过一个宁静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的景色和声音,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首两句通过“云峰”、“石路”、“寺门”等景物,勾勒出山寺的轮廓,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氛围。接着两句则通过“霜蔓”、“风庭”、“残灯”、“众响”等细节,进一步描绘出山寺的夜晚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清新的环境中。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夜晚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朋友共度良宵的喜悦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