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荫疏窗水满池,好山当面足栖迟。
一轩凉意翠欲滴,咫尺烟光画不疑。
露髻笑凭云隐见,仙源只隔屋参差。
移家拟向南头住,早晚红藤得共支。
【注释】
- 孙氏:指作者的朋友。草堂:草堂寺,在今四川江油县东南。望山:看山。瑞石山:在草堂寺附近。
- 疏窗:稀疏的窗户。
- 水满池:满池都是水。
- 好山:美丽的山。当面:正对着山。足:满足。
- 一轩凉意翠欲滴:一扇窗子透进阵阵清凉的气息,绿得好像要滴下来似的。翠:翠色,绿色。
- 咫尺烟光画不疑:就在眼前,烟雾缭绕,好像一幅画。
- 露髻:鬓发散乱的样子。隐见:隐隐约约地露出来。
- 仙源:仙境,这里指山里的风景。只隔屋参差:只有一户人家的间隔。
- 移家:搬家。南头:南面。
- 早晚红藤得共支:早先我住在红藤树下,现在可以和你共享这份幸福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歌,描绘的是作者朋友的草堂寺附近的瑞石山景色,表达了他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热爱。其中,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句“树荫疏窗水满池”,描绘的是夏日的景致,透过稀疏的树叶可以看到阳光洒落下来,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这一句通过描写夏天的景致,为后文的描绘打下了基础。
第二句“好山当面足栖迟”,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山的热爱之情。这里的“好山”不仅仅是指山本身,更是指山带给人的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而“当面”则强调了这种感受是近距离、面对面的。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表达了作者对山的热爱之情。
第三句“一轩凉意翠欲滴”,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景致,通过“一轩凉意”和“翠欲滴”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和清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世界。这句诗通过描写夏天的景致,为后文的描绘打下了基础。
第四句“咫尺烟光画不疑”,则是通过对烟雾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美景。这里的“咫尺烟光”和“画不疑”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美景如画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这句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露髻笑凭云隐见,仙源只隔屋参差”,则是对山中美景的具体描绘。这句诗通过描写山顶上的云雾和仙人居住的地方,展现了山中仙境般的美景。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一句“移家拟向南头住,早晚红藤得共支”,则是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搬到山中生活的愿望,期待能够享受到更加自然、宁静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热爱。通过描写山水和生活的美好,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