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耽吟者,何人肯铸金?
孤坟留佛骨,万下此仙心。
老树月痕瘦,寒云鸟梦深。
难逢是京兆,尘世几知音。
【注释】
贾阆仙(唐玄宗时人)墓:指贾阆仙的坟墓。贾阆仙,唐代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耽吟:喜爱作诗。何人肯铸金?谁肯为他铸金像?佛骨:佛教造像,用金属制成,象征佛陀的法身和功德。万下此仙心:在千千万万的人中,他只有一颗仙心。万:极言其多;下:同“遐”,远;此处犹“于”。京兆:即今西安市。京兆尹,古官名。尘世:人间,这里指世俗生活。几知音:有几个能听懂我心意的朋友?
【翻译】
我也喜欢作诗吟歌,可又有哪个人肯为他铸上金像呢?
他坟前只留有佛骨残片,而他那超群的诗才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老树月痕瘦,寒云鸟梦深。
难逢是京兆,尘世几知音。
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尘世中又能有几人能理解我的心情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贾阆仙的悼念之作。贾阆仙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才华出众,但生前并不被世人所认识,死后也无人为其铸金像。对此诗人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贾阆仙墓》。
首句“我亦耽吟者”,直接点题。诗人自称为耽吟者,意在说明自己与贾阆仙一样爱好诗歌。“何人肯铸金?”这句看似突兀,实则是诗人对贾阆仙一生命运的感叹。贾阆仙虽然有着非凡的诗才,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贾阆仙一生坎坷、不被理解的同情和惋惜。
颔联“孤坟留佛骨,万下此仙心”则是诗人对贾阆仙生平的一次回顾与总结。这里“孤坟”指的是贾阆仙的墓地,而“佛骨”则是指他所留下的诗篇,这些诗篇如同佛骨一般,蕴含着深厚的佛家思想和独特的诗歌风格。而“万下此仙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贾阆仙诗作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这里的“万下”可以理解为无数读者的赞赏和推崇,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骄傲。
颈联“老树月痕瘦,寒云鸟梦深”则通过自然景物来描绘贾阆仙的形象。诗人以老树月痕瘦来形容其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状态;以寒云鸟梦深来比喻其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贾阆仙的形象,还表达了诗人对他晚年生活的关注和关切。
尾联“难逢是京兆,尘世几知音”则是诗人对贾阆仙一生遭遇的感慨与思考。这里“难逢是京兆”可以理解为贾阆仙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荣誉,只能在世俗中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而“尘世几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真正理解、欣赏贾阆仙才华的朋友的渴望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贾阆仙一生的描绘和对其诗作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其才华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在诗句中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和关切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