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有微疾,遂得身间居。
隐几发清思,且复亲诗书。
夜阑不成寐,落月明前除。
渐觉万虑捐,往往见太虚。
多恐疾良已,此念又复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病中写的。诗的开头两句“迩来有微疾,遂得身间居”,写自己近来生病在家休息。“迩来”二字,说明诗人生病的时间不短,而“微疾”则表明病情并不严重,所以能得以在家静养。“遂得身间居”三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他因病得以闲适地呆在家里,感到无比惬意。

中间四句,“隐几发清思,且复亲诗书。夜阑不成寐,落月明前除”,描写诗人在家中闲居时的生活。他靠在桌边沉思冥想,又拿起了书本;夜深人静了,却睡不着觉,因为明亮的月亮照着庭院的角落。这里,诗人用白描手法把一个闲居读书人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最后两句“渐觉万虑捐,往往见太虚”,则是写诗人在闲居读书时的心境。诗人忽然觉得所有的忧虑都消失了,眼前的一切景象变得模糊不清,好像看见了虚空中的大道。“太虚”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意思是说:“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仿佛有形体,却又似乎没有形体。你如果看得清楚明白,它也就失去了它的本性;如果你看得不清楚明白,它就存在于你的心中。”诗人在这里用它来形容自己的心境。

【译文】

近来我生了小病,就得以悠闲自在地住在家里。

靠在桌边沉思冥想,并且又亲自拿起了书籍。

到了夜晚,我睡不着觉,明亮的月光照着庭院的角落。

渐渐地觉得一切忧虑都消失了,眼前的景象也变得模糊不清。

常常看见虚空中的大道。

多担心我的病已经好了,这种念头又重复产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