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云松
【译文】 鬓发像松针一样柔顺,梳云理石黛。 打扫的扫兴,折下小枝插戴花蕾。 海棠梨花杏雨梨烟都不喜欢, 幽情一缕,只配与幽香相配。 酒场荒废,歌榭改作其他用途。 江北江南,崔徽依旧风姿动人。 玉鸦叉挂在竹制的官署里, 浅碧哥窑,插湘花,美不胜收。 【注释】 鬓云松令:指女子的头发黑如云霞,柔顺有致。 理云梳:梳理秀发,使之如云之状。 匀石黛:涂抹在眉上的胭脂,像石头般坚硬。 闹扫将成:扫去灰尘
【诗句释义】: - 鬓云松令:形容女子的头发如云般蓬松美丽。 - 得林风信后作:收到远方亲人的书信之后创作。 - 好风吹,鸿信至。:形容书信到来时,春风也似乎感受到了喜悦。 - 料得书成,湿透桃花纸:相信书信已经写完,纸张都因为思念而变得湿润。 - 婉转回文无限思。:书信内容是回文诗,表达无尽的思念。 - 才念完时,却又从头起:读完书信后,又从头开始读。 - 寄来情,封去泪。:把书信寄出去
【注】鬓云松:即指鬓发像松针一样白。罗袂冷:指女子的罗衣已凉。 译文:烛光残,鹦鹉语静。环锁重扉,佳约无凭准。斜月上墙桐叶暝。划袜潜来,露下三更紧。鬓云松,罗袂冷,乱藕阑干,愁个烟难醒。脉脉向人花气凝。蓦地风香,飞过鸳鸯影。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篇以“鬓云”为线索,描写了一个秋夜独宿的闺中少妇的形象。首二句“烛光残,鹦语静”交代了时间与人物,点出了环境气氛。接着写室内外的环境
鬓云松令 小窗幽静,深院晨光破晓。 帘外轻寒,寂寞花无语。 隔院繁华初着处。 蜂蝶寻香,飞过邻家去。 葬桃花,吟柳絮。 底事推敲,只有伤春句。 杜宇声声啼不住。 若是怜侬,莫引侬愁绪。 注释: - 鬓云松令:形容女子鬓边的发髻松松的样子。 - 小窗幽:小窗很宁静,很幽雅。 - 深院曙:深院里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 帘外轻寒,寂寞花无语:帘子外面有一丝冷风,花儿也默默无语。 - 隔院繁华初着处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鬓云松令 和纫兰妹韵 煮新茶,消夜永。 风过花梢,露滴鹦哥醒。 斜月窥人穿曲径。 一桁湘帘,波漾销魂影。 篆烟残,莲漏静。 清浅银河,秋近明如镜。 小擘兰笺吟未稳。 点注霜毫,满砚流云冷。 逐句释义: - 鬓云松令 和纫兰妹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由两部分组成,“鬓云”指的是女子的鬓发如同流动的云彩,“松令”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指某种自然景象
鬓云松 秋思 月微明,云罅漏。 倦依屏山,斜衬罗衫袖。 闲闷难消翻恨酒。 瑟瑟西风,刮得霜林透。 摘黄花,随意嗅。 一种幽香,也为经霜瘦。 花似愁人憔悴久。 故故迟开,错过重阳候。 注释: 1. 鬓云松——指人的鬓发像松树一样浓密。 2. 秋思——表达秋天的思念之情。 3. 月微明,云罅漏——月亮微弱地亮起,云缝中漏出一点光线。 4. 倦依屏山,斜衬罗衫袖——形容人靠在屏风上疲倦的样子
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注释:鬓边的头发像松树一样浓密,红玉般晶莹剔透。清晨的月亮显得非常多情,它送走了梨花的影子。她半会儿斜倚在梳妆台旁,没有整理好发饰,头发因微风吹拂而有些凌乱。 赏析:这首诗以女子为第一人称视角,描绘了她在清晨月光照耀下的形象。首句用“鬓云松”形容她的发型,再用“红玉莹”形容其肤色,形象生动。接着描绘了她对早晨月光的喜爱
掩纹纱,开宝鼎。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络纬啼烟秋欲暝。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凤衾寒,鸳帐冷。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离别团圆今夜并。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 译文: 掩上花纹的纱帐,打开宝鼎煮茶。 梧桐树上,梧桐树的影子也映在地面上。 蟋蟀鸣叫着秋天的夜晚即将来临。 翠玉般的楼阁面前,是一口井。 凤被和鸳鸯被都变得寒冷,好梦被惊醒了。 今晚离别与团圆同时到来。 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心中充满了忧愁。
注释: 鬓云松令题梦兰夫人画扇 鬓发如同松针,轻轻整理,如松之令。 乍长天,清昼永。风荡帘钩,午梦人初醒。 刚刚醒来,太阳已经高挂,清风拂动帘钩,午时刚过。 纤手慢将云鬓整。美目流波,花底新妆靓。 女子用纤细的手慢慢梳理着云一般的鬓发。眼神流转,仿佛在花底下精心打扮的新装更加美丽动人。 对芳菲,心自省。花静人娴,人与花相称。 面对盛开的花朵,内心进行自我反省。人与花和谐共存,彼此相称。
鬓云松令,步花阴,移藕覆。盼得春来,又是春归后。怪底柳眉浑似皱。袅娜花枝,也向东风瘦。 注释:鬓发如云般浓密,步履在花影之中,移开池塘里的荷叶覆盖。春天到来时,我盼望着春天的离去;春天离去后,我又期待春天的到来。为什么那娇媚的柳叶,好像被风吹皱了呢?她婀娜多姿的身影,也在东风中显得更加瘦弱。 倦拈针,慵刺绣。绕遍阑干,觅句消长昼。怕的黄昏风雨侯。梦断江南,枉把离情逗。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