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新茶,消夜永。
风过花梢,露滴鹦哥醒。
斜月窥人穿曲径。
一桁湘帘,波漾销魂影。
篆烟残,莲漏静。
清浅银河,秋近明如镜。
小擘兰笺吟未稳。
点注霜毫,满砚流云冷。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鬓云松令 和纫兰妹韵
煮新茶,消夜永。
风过花梢,露滴鹦哥醒。
斜月窥人穿曲径。
一桁湘帘,波漾销魂影。
篆烟残,莲漏静。
清浅银河,秋近明如镜。
小擘兰笺吟未稳。
点注霜毫,满砚流云冷。
逐句释义:
- 鬓云松令 和纫兰妹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由两部分组成,“鬓云”指的是女子的鬓发如同流动的云彩,“松令”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指某种自然景象。“和纫兰妹韵”则表示与纫兰妹妹一起吟诗作对。
- 煮新茶,消夜永:形容晚上喝茶消夜的时间很长。
- 风过花梢,露滴鹦哥醒:风吹过花朵,露水落在鸟儿身上使其醒来。
- 斜月窥人穿曲径:月光斜照,穿过曲折的小路照在人身上。
- 一桁湘帘,波漾销魂影:一扇湘帘,波纹荡漾,让人心神恍惚。
- 篆烟残,莲漏静:篆刻留下的烟渐渐消散,莲香缭绕的香气也慢慢消散。
- 清浅银河,秋近明如镜:清澈的银河,秋天的夜晚明亮如镜。
- 小擘兰笺吟未稳:轻轻地撕开兰花纸,吟诵诗歌时尚未稳定。
- 点注霜毫,满砚流云冷:用笔蘸着墨水,墨迹在纸上流淌,仿佛云雾在砚台上飘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夜晚场景。首句通过”鬓云松令”引入了主题,可能暗示了一种优雅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描绘出一种悠闲的氛围,诗人在月光下享受着茶水,感受着夜的宁静。风、露、斜月等自然元素被用来增添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湘帘”、”销魂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外界环境的互动。最后两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澈的银河之下,秋天的夜晚明亮如镜的世界。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夜晚宁静时刻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