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登临望远赊。
石林开遍瘦松花。
闲看野鸟落云沙。
淡写蚕眉横晓黛,寒拖鱼尾散朝霞。
杖藜归去葛巾斜。
注释:
晴日登高远望,石林开遍瘦松花。
闲看野鸟落在云沙上。
淡写蚕眉横晓黛,寒拖鱼尾散朝霞。
杖藜归去葛巾斜。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苏山秋日所创作的一首词,全篇以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首句“晴日登临望远赊”,描绘了一幅秋日晴空下,作者登上高处远眺的景象。这句诗中的“晴日”、“登临”和“望远”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欣赏和向往,而“赊”则给人一种悠远、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石林开遍瘦松花”,则是对石林中松树的描述,这里的“石林”指的是苏山的一种地貌,而“瘦松花”则是指那些瘦弱而坚韧的松树花朵。这句话通过描绘这些景象,传达出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闲看野鸟落云沙”,则是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作者悠闲地观看着鸟儿们在云沙之上自由飞翔。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第四句“淡写蚕眉横晓黛,寒拖鱼尾散朝霞”,则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这里的“蚕眉”和“鱼尾”都是用来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一句“杖藜归去葛巾斜”,则描绘了一幅回家的路上的景象,作者手持拐杖,身着葛巾,步履蹒跚但内心满足。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家的眷恋,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