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稻已长,倒渌于湖中。
飞舞百顷浪,抱郭成弯弓。
谁云潦水减,更觉亭阁空。
缅思昔来贤,大半嗟途穷。
最著苏与寇,乃及梁溪翁。
一笑坡翁言,杭颍谁雌雄。
我昨初秋来,行绕菡萏风。
野寺访遗碣,斜景余卧钟。
尚此携旧侣,词赋怀严终。
坚坐递传讽,僵立愁仆童。
江海倏霜露,风雨吟蛟龙。
秋光知君去,新霁为我容。
澄澄菰芡外,虽画难为工。
苍然起凉思,远磬生梵宫。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象。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解释:

  1. 湖上稻已长,倒渌于湖中。(“湖上稻已长”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湖上的稻谷已经成熟)
  • “长”字形容稻谷丰满的样子,表现了秋日的丰收景象。
  1. 飞舞百顷浪,抱郭成弯弓。(描绘了湖面上波浪翻涌的景象)
  • “飞舞百顷浪”形容波涛澎湃、翻滚不定的情景;而“抱郭成弯弓”则比喻湖面宽阔,波浪如弓形般弯曲,形象生动。
  1. 谁云潦水减,更觉亭阁空。(诗人感慨自然的变化,认为即使有亭台楼阁也显得空旷)
  • “潦水减”指洪水消退后的景色,而“亭阁空”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
  1. 缅思昔来贤,大半嗟途穷。(诗人回忆起那些贤能之人,但感叹他们大多都因为仕途不顺而感到困顿)
  • “缅思”表示回忆,“嗟途穷”意为感叹人生道路艰难曲折。
  1. 最著苏与寇,乃及梁溪翁。(提到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苏东坡和寇准,以及后来的梁溪翁)
  • “最著”表明这些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乃及”则意味着他们成为了后代效仿的对象。
  1. 一笑坡翁言,杭颍谁雌雄。(笑谈中涉及杭州和颍州两座城市,不知谁更胜一筹)
  • “坡翁”指苏轼,“杭颍谁雌雄”则是在比较杭州和颍州两座城市谁更优秀。
  1. 我昨初秋来,行绕菡萏风。(我昨天来到这个秋天时,沿着荷花风轻轻行走)
  • “菡萏风”是指荷花盛开时微风吹过的场景,给人以宁静舒适之感。
  1. 野寺访遗碣,斜景余卧钟。(我在野寺中寻找遗迹,斜晖中还能感受到寺院中的钟声)
  • “遗碣”指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石碑,“斜景”则是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1. 尚此携旧侣,词赋怀严终。(我还带着以前的伴侣,一起吟咏诗词,怀念严子陵)
  • “携旧侣”意味着与旧友相伴,“词赋”指吟咏诗歌,“怀严终”是对严子陵的怀念。
  1. 坚坐递传讽,僵立愁仆童。(我坚持坐着吟诵诗句,却因愁绪而无法动弹,仆人在一旁伺候)
  • “坚坐”形容诗人坐在座位上不动摇,“僵立”则形容诗人身体僵硬、不能动弹的状态。
  1. 江海倏霜露,风雨吟蛟龙。(江海之间突然降下了霜露,风雨之中吟唱着蛟龙的传说)
  • “倏”意为突然,“吟蛟龙”形容在风雨中吟诵有关蛟龙的故事。
  1. 秋光知君去,新霁为我容。(秋天的阳光知道你要离开,晴朗的天气为你停留)
  • “知君去”意为你将要离去,“为我容”则是说晴朗的天气为诗人停留。
  1. 澄澄菰芡外,虽画难为工。(在清澈的菰菜芡实之外,即使是画也难以描绘出它们的美)
  • “澄澄”形容清澈透明的样子,“菰芡”是指菰菜和芡实这两种植物。
  1. 苍然起凉思,远磬生梵宫。(心中涌现出清凉的思考,远处的寺庙里传来梵音)
  • “苍然”表示深沉、广阔的样子,“远磬生梵宫”则是指在遥远的寺庙里传来梵音。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