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何西注,潺湲昼夜闻。
荒林松宿雾,远岫夹层云。
沐鹭无人管,飞鸦偶自群。
忽看渔艇入,款乃听纷纷。
【注释】
万水何西注,潺湲昼夜闻:万条流水从西边流去。潺湲,形容水流声。昼夜,指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在听到水声。
荒林松宿雾,远岫夹层云:在荒凉的树林里,浓雾一直笼罩到松树下;远处山峦上,云雾缭绕,仿佛被层层叠叠的云雾包裹着。
沐鹭无人管,飞鸦偶自群:沐浴在鹭鸶的羽毛上,没有人来管着;偶然看到一只乌鸦,也成群结队地飞着。
忽看渔艇入,款乃听纷纷:忽然间,看到一叶渔船进入水中。船上渔民划桨的声音不绝于耳。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性的作品。作者以“白鸥”为题,意指湖上泛舟的人。诗中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的图画。
首联写万水从西往东流去,日夜不停,而诗人所站的位置却远离源头,听不到水声。“何西注”,即为什么水从西边流去?诗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它终日流淌不息,声音就自然传到了诗人耳边。“潺湲”二字,写出了水的流动声,也表现出一种恬淡、悠长的境界。
颔联写岸边树木丛生,浓雾弥漫;远处山峰重叠,云雾缭绕。诗人用“宿雾”“夹层云”等词语,形象地刻画出山景的特点,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颈联写诗人所见之景:一只只鹭鸶栖息在树上,没有人打扰它们;偶尔有一队乌鸦飞过。这些景象虽然平常,但在这里却给人以新奇之感。
尾联写诗人突然发现一叶渔船驶入水中,船上渔民正挥动船桨,发出阵阵声响。这一细节描写,使整个画面更加完整、丰满。同时,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渔民劳动的艰辛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