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何青苍,一水通百粤。
幽岩去复回,中有帆出没。
几片无心云,时来渡头歇。
鳞鳞波有容,齿齿石多骨。
回头归路迷,前望更突兀。
旨哉古川原,红尘岂能越。
惜无郭橐驼,种此烟霞窟。

译文

山色多么青苍,一水连通百粤。
幽深的岩洞来回回,里面有帆来去隐显。
几片无心飘浮云,不时来到渡头休息。
波涛鳞鳞有容身,岸上石多骨节。
回头归路迷失了,前望更觉山势突兀。
真是美好的古川原呵,红尘岂能越过?
可惜没有郭橐驼,只种下烟霞窟。

注释

  1. 英德峡:地名,位于广东英德市。
  2. 山色何青苍:形容山峰的色彩非常青翠。
  3. 一水通百粤:一条水流穿过广东,连接了许多地区。
  4. 幽岩去复回:形容岩石的幽深和多变。
  5. 帆出没:船帆在水面上时隐时现。
  6. 几片无心云:无心的云朵飘浮着。
  7. 渡头歇:河流的渡口或岸边停歇。
  8. 鳞鳞波有容:波浪连绵不断。
  9. 齿齿石多骨:石头坚硬,表面有很多突出的骨骼状结构。
  10. 回头归路迷:回头看去,回家的路变得模糊不清。
  11. 前望更突兀:向前望去,山势更加险峻。
  12. 旨哉古川原:多么美妙啊!
  13. 红尘岂能越:世俗的红尘怎么能超越呢?
  14. 惜无郭橐驼:可惜没有像郭橐驼这样的农夫。
  15. 烟霞窟:指美丽的风景或者隐居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英德峡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词汇和比喻,如“青苍”、“蜿蜒”、“云朵”等,形象地表现了英德峡的山景和水域特点。通过对比山和水的不同特征,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很好的写景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