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微雨后,孤阁夕阳沈。
新月出云际,清风生竹林。
萧萧凉意足,寂寂小窗深。
习气难除却,㸐檠伴独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来作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然后进行概括。

本题考查学生对全诗内容的把握能力。“空山微雨后”写诗人登山时所见:雨刚停歇,山路空寂,只有雨声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这两句是全诗的环境描写,为下文写景作了铺垫。“孤阁夕阳沈”写登上山顶所见,夕阳西下,山间一座楼阁沐浴着余晖,显得格外幽寂。“新月出云际,清风生竹林”是诗人登山后所见:一轮新月高悬于天际,清风吹动着竹丛,发出飒飒声响。这是全诗的第三段,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鉴赏能力。如“萧萧凉意足,寂寂小窗深”,诗人登高望远,只见满山苍翠欲滴,但自己独处山中小楼,更觉寒气透骨,于是又不禁生出孤独感来。“习气难除却,㸐檠伴独吟”,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苦闷,只好借酒浇愁,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之情。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及作品风格的了解能力。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豪壮气概,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答案】

空山微雨后,孤阁夕阳沈。新月出云际,清风生竹林。萧萧凉意足,寂寂小窗深。习气难除却,㸐檠伴独吟。

译文:

山中微雨后清新凉爽,夕阳西沉映照孤楼。一轮新月高悬天际,清风拂过竹林发出飒飒声响。山野清凉令人心旷神怡,独坐小楼深感孤独凄凉。世俗烦恼难以摆脱,唯有把盏对饮以消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登临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和惆怅之情。首句写登高所见之景:雨后初晴的空山里,雨声渐渐停歇,一片寂静。第二句写登高所见之人:夕阳西坠,孤峰耸立,只有一座小楼伫立在山冈之上。第三句写登上山顶所见的新月;月亮挂在天空,照亮了整个竹林。第四句写登上山顶所见的风;清风拂动竹林,飒飒作响。第五句写登顶后的感受,山野之中,清冷之气沁人心脾,让人倍感清爽。第六句写登顶后的孤单感;独自一人坐在山中小屋,四周静谧无声。第七句写登顶后的内心情感,心中积存的尘世烦恼,无法摆脱。第八句写诗人借助酒来排忧解愁的举动;把酒对饮,以此驱散心中的郁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