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楼何巍哉,突兀峙孤屿。
旷望临中川,微雨散洲渚。
空蒙凫稍飞,萧瑟潮愈怒。
却眺大江流,鲸波一何巨。
蛟龙盘躨跜,日月相吞吐。
忆昔文丞相,英风照岩户。
当年起赴义,驱羊搏猛虎。
一声白雁来,四镇议终阻。
毡车已北行,二王在何许。
流离寄一舟,残军谋保聚。
沧海尽横流,江心作砥柱。
五坡一丧师,崖山摧风雨。
柴市致命日,且传临终语。
斯人迹已远,初地余祠宇。
梵呗流空山,花药覆平圃。
风物随变迁,正气留终古。
拂衣重徘徊,经堂罢斋鼓。

注释:

  1. 雨中登浩然楼:在雨中登上浩然楼。
  2. 飞楼何巍哉:高耸入云的楼阁多么壮观啊。
  3. 突兀峙孤屿:高峻地矗立在孤立的岛屿上。
  4. 旷望临中川,微雨散洲渚:远望着广阔的河流,细雨纷飞洒落在小岛上。
  5. 空蒙凫(fú)稍飞:云雾缭绕,白鹭飞翔。
  6. 萧瑟潮愈怒:凄凉的气氛越来越浓重。
  7. 却眺大江流:回头望着奔腾的大江。
  8. 鲸波一何巨:大浪汹涌,多么壮美。
  9. 蛟龙盘躨跜:蛟龙蜿蜒盘曲。
  10. 日月相吞吐:太阳月亮相互辉映,仿佛在吞吐。
  11. 忆昔文丞相:想起了过去的文丞相。
  12. 英风照岩户:英风犹存,照耀着岩石。
  13. 当年起赴义,驱羊搏猛虎:当年毅然投身于抗金斗争,勇斗猛虎。
  14. 一声白雁来:一声嘹亮的雁鸣。
  15. 四镇议终阻:商议的四镇之议最终未能实现。
  16. 毡车已北行,二王在何许:战马奔腾,毡车已经向北而去,两位王爷在哪里呢?
  17. 流离寄一舟,残军谋保聚:在漂泊流离之间,我寄居在一只船上,残兵余将谋划保全聚居之地。
  18. 沧海尽横流,江心作砥柱:沧海变成了汪洋,江中的礁石成为了砥柱。
  19. 五坡一丧师:五次战役中有一仗损失了将士。
  20. 崖山摧风雨:崖山之战摧毁了风云变幻。
  21. 柴市致命日:在柴市场被杀害的日子。
  22. 且传临终语:姑且传下临终时的遗言。
  23. 斯人迹已远,初地余祠宇:这个人的足迹已经消逝,只有最初的遗址还保留在那里。
  24. 梵呗流空山:佛教的诵经声回荡在空山之中。
  25. 花药覆平圃:鲜花和药材覆盖在平坦的田野上。
  26. 风物随变迁,正气留终古:大自然随着变迁而变化,正义的精神流传千古。
  27. 拂衣重徘徊,经堂罢斋鼓:拂去衣襟再次徘徊,斋戒结束后停止击鼓。

译文:
在雨中登上浩然楼,高楼多么壮观啊!高峻地矗立在孤立的岛屿上,远远望去,辽阔的天空与河流相连。天空中的细雨飘洒着,覆盖在小岛上。云雾缭绕,白鹭飞翔。凄凉的气氛越来越浓重,回首看着奔腾的大江,大海浪涛汹涌,多么壮美!蛟龙盘曲盘旋,日月相互辉映,仿佛在吞吐。想起过去的文丞相,英气犹存,照耀着岩石。当年毅然投身于抗金斗争,勇斗猛虎。一声嘹亮的雁鸣传来,四镇之议最终未能实现。战马奔腾,毡车已经向北而去,两位王爷在哪里呢?在漂泊流离之间,我寄居在一只船上,残兵余将谋划保全聚居之地。沧海变成了汪洋,江中的礁石成为了砥柱。五次战役中有一仗损失了将士,崖山之战摧毁了风云变幻。柴市场的死亡之日,姑且传下临终时的遗言。这个人的足迹已经消逝,只有最初的遗址还保留在那里。佛教的诵经声回荡在空山之中,鲜花和药材覆盖在平坦的田野上。大自然随着变迁而变化,正义的精神流传千古。拂去衣襟再次徘徊,斋戒结束后停止击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以浩然楼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历史变迁、英勇抗争和正义精神的赞美。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鲸波”、“砥柱”等,既形象又富有象征意义,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与故土的离别之情,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抒怀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