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庾岭转青阳,忽讶君来共此乡。
看到瑶华须发冷,吟残玉屑齿牙香。
雨中春树谁先发,雪后园林独未荒。
听得漏声花外尽,一帘清影正飞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拟高青邱梅花诗九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解析与译文
- 韶光庾岭转青阳,忽讶君来共此乡。
- 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可能是指春天。
- 庾岭: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境内的大庾山。
- 转青阳:春天的到来。
- 忽讶:突然感到惊讶。
- 君来:你的到来。
- 共此乡:共享这片土地。
- 译文:春光明媚的庾岭上迎来了春天,突然发现你来到了我的故乡。
- 看到瑶华须发冷,吟残玉屑齿牙香。
- 瑶华:这里可能是指梅花。
- 须发:指头发和胡须。
- 吟残:吟咏至尽。
- 玉屑:形容梅花如玉石般洁白。
- 齿牙香:比喻牙齿因咀嚼而发出清香。
- 译文:看到梅花让我的须发感到寒冷,吟咏到尽也难以割舍对它的赞美。
- 雨中春树谁先发,雪后园林独未荒。
- 雨中:春天的雨水。
- 春树:春天的树木。
- 谁先发:谁最先开放。
- 雪后:下雪后的园林。
- 园林:这里指庭院或花园。
- 译文:春天的雨水让最先开放的是春树,下雪后的园林却依然保持着一片荒凉。
- 听得漏声花外尽,一帘清影正飞霜。
- 漏声:古代计时工具漏壶发出的滴答声。
- 花外尽:指外面的景象已经消失殆尽。
- 飞霜: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 译文:只听到窗外的滴水声响彻,外面所有的花朵都已凋零,只有窗内挂着的窗帘映衬着飞霜。
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述,展现了梅花在春天到来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的“瑶华”和“玉屑”等词汇,都赋予了梅花以高洁、纯洁的形象。最后一句“一帘清影正飞霜”,则将梅花的清雅与冬天的严寒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王维咏物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