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真如冬夜寒,霏霏雨雪灿层峦。
寒门欲把新书读,争奈辉光远映难。

远山雪

【注释】
远:形容山峰遥远。 风:指天气。 真如冬夜寒,霏霏雨雪灿层峦:形容大雪纷飞,覆盖了层层叠叠的山峰,宛如冬夜中寒冷的气息。 风真如冬夜寒:形容风势强劲,如同冬日里刺骨的寒风。 霏霏雨雪灿层峦:形容大雪纷飞,覆盖了层层叠叠的山峰。 辉光:指太阳的光芒。 争奈辉光远映难:形容太阳的光芒无法照亮远方的山峰,难以照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壮阔而美丽的雪景图。诗人用“远山雪”这个题目,巧妙地将读者带入到那片银装素裹的世界之中。
首句“风气真如冬夜寒”,直接点明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这场雪的规模和强度。诗人用“真如冬夜寒”来形容风势之猛烈,如同冬夜中的寒风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风力之大,而且通过比喻手法,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冷冽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霏霏雨雪灿层峦”,诗人进一步细化了对雪花的描述。这里的“霏霏”,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纷扬扬、飘洒而下的情景;而“雨雪”则强调了雨夹雪的特殊气象现象。“灿层峦”则描绘了雪后山峰的壮丽景色,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这一句通过对雪花形态和色彩的刻画,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寒门欲把新书读”,以人的视角切入,展现了人们在寒冷天气下的求知欲望。这里的“寒门”指的是简陋的读书环境,而“新书”则象征着知识与智慧。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人们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精神风貌。
尾句“争奈辉光远映难”,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辉光”指的是光芒或阳光,“远映”则表达了光芒无法照射到远处的景象。诗人用这样的结尾,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透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传达了人类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与执着。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使得这首小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