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歌《玉树》已亡陈,不筑阿房亦覆秦。
一旅卒然挥白梃,九州强半着黄巾。
求为黔首悲龙种,别有蛾眉辱马尘。
痛忆文皇南下日,大廷幽谷尽忠臣。
燕京杂诗其二
未歌《玉树》,已亡陈:指隋炀帝杨广在未作乐时,即被宇文化及杀害。
不筑阿房:秦始皇修筑的阿房宫,后来为项羽所毁。
一旅卒然挥白梃:指隋军大败于江都后,李密、王世充等拥兵关中,拥立杨侗为皇帝。这时,李密率众至洛阳,自称义军元帅。
九州强半着黄巾:指隋末农民起义,各地纷纷响应。
求为黔首悲龙种: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大唐,自封为“天授皇帝”,史称“唐高祖”。
别有蛾眉辱马尘:指唐朝初年,李世民以秦王身份入主长安,不久,又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和齐王,自立为太子,是为唐太宗。
痛忆文皇南下日:指隋炀帝南游江都被杀的悲剧。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说,隋朝灭亡得太快,还没来得及歌颂隋炀帝杨广所作的《玉树后庭》之歌,隋朝就已经灭亡了;还没有来得及修阿房宫,就为项羽所灭。这里用典,意在突出隋王朝灭亡的速度之快。第三句说,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时,天下百姓还来不及为他送行,就被起义军推举为领袖。第四句说,李密拥兵关中,拥戴杨侗当皇帝时,天下还有半数人没有加入农民起义军的行列。第五句写隋末农民起义,各地纷纷响应。第六句写李密攻入洛阳后,自称为义军元帅。第七句说,天下一半的人都加入了反隋的大潮。第八句说,希望做皇帝的人不要做帝王子孙,因为帝王子孙往往不能成就大事,反而成为别人的牺牲。最后两句,写隋炀帝南巡江都被杀的惨剧,以及唐高祖李渊夺取皇位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