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射之罘海气昏,蓬莱高阁黯潮痕。
青蒲竟折贤臣槛,碧血空归烈士魂。
方见失机诛马谡,旋传建节拜刘琨。
书生枉挟匡时策,短后衣难向戟门。
书边事
日射之罘海气昏,蓬莱高阁黯潮痕。
青蒲竟折贤臣槛,碧血空归烈士魂。
方见失机诛马谡,旋传建节拜刘琨。
书生枉挟匡时策,短后衣难向戟门。
注释:
- 日射之罘(zhì shí zhī xū):指在山东省荣成市成山头东侧的黄海之滨的“日射”岛。
- 蓬莱(péng lán):传说中的仙境。
- 青蒲(qīng fú):这里泛指草木,暗指战火连天。
- 碧血:形容鲜血的颜色,也比喻为国捐躯的忠烈。
- 方见:刚看到。
- 失机诛马谡(shī jī zhū mǎ shù):指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因失误而诛杀马谡的事件。
- 建节拜刘琨(jiàn jié bài liú kūn):指曹操封刘表的侄子刘琨为建武将军、幽州牧等职,以稳定北方边境。
- 书生枉挟匡时策:指那些有抱负的读书人只是空怀壮志,未能施展抱负。
- 短后衣难向戟门:意思是说,穿着短小的官服,无法进入朝廷的大门,比喻没有机会得到重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首句描绘了日射之罘的场景,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接下来三句分别描述了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马谡和刘琨的命运,以及书生们的壮志未酬;最后两句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感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