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桑代作鼓,剥取鼍皮蒙。
远从炎汉末,留驾梵王宫。
忆昔丧乱初,群雄相交攻。
阵云迷夏口,烽火照江东。
艰难百战余,冀以树丰功。
如何逞淫奢,霸业转蒿蓬。
萧条金粟山,台殿何穹隆。
六时闻梵放,万虑息虚空。
渊渊斋时鼓,间兹清夜钟。
空堂但一振,吼怒惊罴熊。
昔作三军气,今伴佛镫红。
世谛有时尽,净业无时穷。
怀哉阅尘劫,谁复论英雄。
金粟寺观孙吴战鼓同马三
独自桑蚕代作鼓,剥取鼍皮蒙。
远从炎汉末年,留驾梵王宫。
忆昔丧乱初,群雄相交攻。
阵云迷夏口,烽火照江东。
艰难百战余,冀以树丰功。
如何逞淫奢,霸业转蒿蓬。
萧条金粟山,台殿何穹隆。
六时闻梵放,万虑息虚空。
渊渊斋时鼓,间兹清夜钟。
空堂但一振,吼怒惊熊罴。
昔作三军气,今伴佛镫红。
世谛有时尽,净业无时穷。
怀哉阅尘劫,谁复论英雄。
译文:
独桑蚕代替了鼓,剥取的鼍皮来蒙鼓面
远远地从汉代末年开始,一直留驾在梵王宫
回想起当初丧乱之初,群雄交相攻伐
阵云迷茫夏口,烽火照耀江东
经历艰难的战斗之后,希望能够树立辉煌的成就
然而现在却沉溺于骄奢淫逸,霸业转瞬即逝如同蒿蓬
金粟山一片萧条,台殿何其高耸
六时听闻梵呗放荡,万虑消散于虚空
深渊渊渊斋时鼓声,间此清夜响起钟声
空堂中只听到一声鼓响,震撼得熊罴惊慌失措
曾经是军中的威风,如今却只能伴着佛镫红
世间的事情总有终结的时候,但是净业却永无止境
我怀着感慨回顾尘世的劫难,又有谁能去评说英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粟寺中听鼓的景象,通过鼓声、鼓音和鼓声引发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战争和社会的看法。
诗中的“独桑代作鼓,剥取鼍皮蒙。”描述了鼓的声音,而这一声音是由一个名叫桑的蚕虫所发出的。这里的蚕虫被比喻为鼓手,用来形容其声音之大。然后,诗人提到了鼓的声音是从何处而来:“远从炎汉末,留驾梵王宫。”这里提到了鼓声的来源是遥远的汉代末年,以及它最终留驾在梵王宫。这表明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诗人回忆了当年的情景:“忆昔丧乱初,群雄相交攻。”这里回忆的是当年战乱时期,群雄并起,相互争斗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混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怀念之情。
诗人描述了战场的场景:“阵云迷夏口,烽火照江东。”这里描绘了战场的混乱景象,阵云迷离,烽火照亮了江东。这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态度,他认为战争是一种灾难,应该避免。
诗人描述了战后的生活:“艰难百战余,冀以树丰功。如何逞淫奢,霸业转蒿蓬。”这里描述了战后的艰难生活,虽然经过百战余,但依然希望建立辉煌的成就。然而现实却是奢侈淫逸,霸业转瞬即逝。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
诗人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萧条金粟山,台殿何穹隆。六时闻梵放,万虑息虚空。”这里描述了金粟山的萧条景象,以及寺庙中的安宁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诗人描绘了夜晚的钟声:“渊渊斋时鼓,间兹清夜钟。”这里描绘了夜晚的钟声,它们在清夜中响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的思考和感悟。
诗人描绘了空堂中的鼓声:“空堂但一振,吼怒惊熊罴。”这里描述了空堂中的鼓声,它发出了巨大的声响,甚至让熊罴受到了惊吓。这表达了鼓声的威力和影响力。
这首诗通过对鼓声、鼓音和鼓声引发联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战争和社会的看法。他感叹世事无常,认为战争是一种灾难,应该避免;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