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性顽劣,不知父母恩。
稍长事功名,温清忘晨昏。
百骸俱强健,寒衣而饥餐。
一朝试保赤,始觉劳心魂。
啼时候眠食,卧时察寒暄。
一日三摩挲,身去心终存。
忆昔孩提日,辛苦亲不言。
我今幸生子,亲又喜抱孙。
遑论门户托,且冀宗祧蕃。
得孙甚得子,重复劳双亲。
双亲今白发,甘旨无兼珍。
仰事堂上亲,俯育怀中人。
一身转中立,俯仰余悲辛。

【诗句翻译】

我的孩子,小时候性格顽劣,不知道父母的恩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追求功名利禄,却忘记了早晨的温馨和夜晚的安宁。

身体强健有力,寒冷的时候穿着单薄的衣物,饥肠辘辘地吃着食物。

一旦考取了功名,才发现自己的劳累和辛苦。

孩子在啼哭时吃饭睡觉,睡着时也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

一天到晚不断地抚摸,虽然离开但心始终与孩子相连。

回忆起孩提时候的情景,父母辛苦不言累。

如今有幸有了自己的儿子,父母又喜又悲。

不考虑家族的荣辱得失,只希望能够延续宗族的香火。

有了孙子就像得到了一个儿子一样,再次让双亲操劳。

现在双亲都已经白头发,只能期待他们身体健康。

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养育怀中的婴儿。

在家庭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承受着压力又充满了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以及他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责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孩子的天真烂漫、对家的渴望、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句“生子”,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孩子到来的喜悦。然而,接下来的内容,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喜悦之中,而是开始描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他的孩子从小顽劣,不懂得感恩,长大后又沉迷于功名利禄,忘却了家庭的温暖。这些描述,既展现了孩子的任性和无知,也反映了诗人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忧虑。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他从不知父母的恩情,到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从只知道追求功名,到开始懂得生活的艰辛。这些变化,既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也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快乐与痛苦并存,他的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父母深深的牵挂和期望。

最后两句,诗人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父母的感谢和敬爱。他感慨于父母为家庭所做的牺牲,也庆幸自己能够成为他们的骄傲。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传承这份爱,让家族得以延续。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对整个家庭的祝福。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它不仅描绘了孩子的成长过程,更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责任和爱的深刻理解。这种情感的力量,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传世之作,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