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桑代作鼓,剥取鼍皮蒙。
远从炎汉末,留驾梵王宫。
忆昔丧乱初,群雄相交攻。
阵云迷夏口,烽火照江东。
艰难百战余,冀以树丰功。
如何逞淫奢,霸业转蒿蓬。
萧条金粟山,台殿何穹隆。
六时闻梵放,万虑息虚空。
渊渊斋时鼓,间兹清夜钟。
空堂但一振,吼怒惊罴熊。
昔作三军气,今伴佛镫红。
世谛有时尽,净业无时穷。
怀哉阅尘劫,谁复论英雄。
金粟寺观孙吴战鼓同马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粟寺观孙吴战鼓同马三》是清代诗人陈樽创作的古诗,全文如下:
独桑代作鼓,剥取鼍皮蒙。
远从炎汉末,留驾梵王宫。
忆昔丧乱初,群雄相交攻。
阵云迷夏口,烽火照江东。
艰难百战余,冀以树丰功。
如何逞淫奢,霸业转蒿蓬。
萧条金粟山,台殿何穹隆。
六时闻梵放,万虑息虚空。**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通过对孙吴之战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独桑代作鼓”意味着在乱世中,鼓声成为了战争的象征,而“剥取鼍皮蒙”则形象地描绘了鼓的制作过程和使用场景,体现了作者对于战争残酷的认识。
陈樽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诗中的“如何逞淫奢,霸业转蒿蓬”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统治者沉溺于享乐、忽视国事的批评,而“六时闻梵放,万虑息虚空”则表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内心宁静的追求。
《金粟寺观孙吴战鼓同马三》不仅是一首描写特定历史事件的作品,更是陈樽借以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诗作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