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头矮屋自欹斜,容膝真堪处士家。
藓径人稀来往屐,纸窗梅放两三花。
稻粱谋比衔芦雁,岁月忙如赴壑蛇。
好听瓶笙啸清昼,炉烧柏子自煎茶。
【注释】
- 岁暮感事:岁末时节,感慨世事。
- 打头矮屋:指房屋矮小。
- 容膝真堪处士家:形容屋子虽小,但足以容纳膝盖,就像一位隐士的住所般宽敞。
- 藓径人稀来往屐:指苔藓覆盖的小径上很少有人往来,只有偶尔有行人穿着木屐经过。
- 纸窗梅放两三花:纸糊的窗户里梅花盛开,有二三朵花绽放。
- 稻粱谋:比喻谋生之道,指生计。
- 衔芦雁:比喻隐居不仕的人。
- 岁月忙如赴壑蛇:岁月匆匆,犹如落入山谷中的蛇,难以自拔。
- 瓶笙啸清昼:在宁静的白日里,用瓶子吹奏笙箫的声音。
- 炉烧柏子自煎茶:在炉火上烧柏子,自己煮茶。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诗人在岁末时节所感所思的诗。首句“打头矮屋自欹斜”,描绘出一幅低矮破旧的小屋,诗人站在门前,感受着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次句“容膝真堪处士家”,表达了虽然居所简陋,但足以容纳自己的膝盖,如同一位隐士的住所般宽敞自在。三句“藓径人稀来往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荒凉景象——一条被苔藓覆盖的小径上很少有人往来,只有偶尔有行人穿着木屐经过。四句“纸窗梅放两三花”,则转入室内景象,纸上糊的窗户里梅花盛开,有二三朵花绽放。五至六句“稻粱谋比衔芦雁”,以“稻粱谋”比喻谋生之道,暗喻诗人对生计的忧虑与无奈;而以“衔芦雁”比喻隐居不仕的人,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之情。七至八句“岁月忙如赴壑蛇”,感叹岁月流逝之快,如落入山谷中的蛇,难以自拔。九至十句“好听瓶笙啸清昼”,描绘了宁静的白日里,用瓶子吹奏笙箫的声音,以及诗人独自品茗煮茶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岁末时节对人生、命运和前途的深刻感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