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下注湍飞山,众河上决涛连天。
五月六月苗稼残,千顷万顷沟壑宽。
民居荡析屋不完,釜突湿烂薪难然。
高田浸巨蛙黾喧,长阡风腥鼋蛟蟠。
天灾荐臻如竖缠,洪流降割同尧年。
我困青毡无一钱,目击道殣忧百煎。
八口尚难安饱温,千厦乌能庇饥寒。
蔽日不散云冥顽,朝来又见东霞轩。
【译文】
暴雨如注山洪暴发,众河决堤涛声连天。
五月六月庄稼全被淹没,田沟壑道变得十分宽阔。
百姓家园荡然无存瓦片不齐全,水缸破裂薪柴难以点燃。
高田浸水蛙鸣蚓动,长阡风腥鼋鱼翻腾。
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像竖线缠绕,洪水漫溢与尧时的年景一样。
我困窘在青毡之上一贫如洗,目睹灾难忧心重重百感交集。
八口之家尚且难以安饱温饱,千间房屋怎能抵御饥寒之苦?
乌云蔽日天气阴暗顽劣难散,朝阳初照又现东边霞光满天。
【赏析】
《沟壑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战乱平息,社会渐趋安定。然而,作者仍忧国忧民,写下这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
首联“暴雨下注湍飞山,众河上决涛连天”,以暴雨为引子,写出了山洪暴发、河流决堤的情景;“五月六月苗稼残”,则描绘出农民受灾后庄稼被毁,颗粒未收的悲惨情景。这一联既写出了自然灾害的惨烈程度,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
颔联“民居荡析屋不完,釜突湿烂薪难然”。这两句进一步描绘出战争结束后,农民家园荡然无存、瓦片不齐全,水缸破裂薪柴难以点燃的惨状。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颈联“高田浸巨蛙黾喧,长阡风腥鼋蛟蟠”,则通过写青蛙、蚯蚓等小动物在大水中挣扎求生的景象,以及风中腥味弥漫、大蛇在水中翻滚盘旋的描写,形象地勾勒出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混乱和恐慌。
尾联“天灾荐臻如竖缠,洪流降割同尧年”,则用“天灾”二字概括了前文所写的各种灾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的感叹。
最后一句“我困青毡无一钱,目击道殣忧百煎”,则是作者自己的处境,他在战乱中困顿潦倒,身无分文,而目睹百姓受困受难,更是忧心忡忡,百感交集。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注。同时,也展现了杜甫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