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蟠古帝州,长江依旧束东流。
六朝歌舞秦淮月,百战兴亡燕子秋。
宫阙齐梁迷故土,亭台王谢总荒丘。
年年画舫游人醉,谁听中宵杜宇愁。
《金陵怀古》
虎踞龙蟠古帝州,长江依旧束东流。
六朝歌舞秦淮月,百战兴亡燕子秋。
宫阙齐梁迷故土,亭台王谢总荒丘。
年年画舫游人醉,谁听中宵杜宇愁。
注释:
- 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
- 帝州:指南京(当时称为金陵)。
- 束东流:江水向东流去,暗指国势衰落。
- 六朝:指南朝、北朝和西晋、东晋四个朝代。
- 秦淮月:指秦淮河上的月光。
- 燕子秋:指秋天的燕子。
- 宫阙:皇宫和官署的建筑。
- 齐梁:南朝的两个朝代,即南朝齐和南朝梁。
- 王谢:指王导和谢安两个家族。
- 荒丘:被废弃的陵墓。
- 画舫:装饰华丽的船。
- 中宵:半夜时分。
- 杜宇:杜鹃鸟,又名子规,古人认为它有悲鸣之声,因此用来象征哀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繁华与衰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首句“虎踞龙蟠古帝州”,以生动的比喻勾勒出南京城的雄伟景象,虎踞龙蟠意味着这座城市地势险要,如同猛虎盘踞、神龙蟠绕一般,展现出其不可动摇的地位。这里的“虎踞龙蟠”既是对南京地理特征的形象描述,也暗示了其历史上的辉煌与荣耀。
第二句“长江依旧束东流”,则转向描写自然景观,长江如巨龙般蜿蜒东流,象征着国家的疆界未变,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长江依旧向东流去,似乎在提醒人们国势虽未改变,但已难以恢复昔日的辉煌。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
第三四两句“六朝歌舞秦淮月,百战兴亡燕子秋”,则是通过对南京的历史和文化的描绘来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感叹。六朝时期,南京曾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而燕子秋则是指秋天的燕子,象征着离别和寂寥。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南京历史上的辉煌与如今的凄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加深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
接下来的“宫阙齐梁迷故土,亭台王谢总荒丘”,进一步探讨了南京城的变化和衰败。宫阙和亭台都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曾经代表着权力和繁荣,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建筑已经沦为荒废之地,无人问津。这里的“迷故土”和“总荒丘”既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透露出对现状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两句“年年画舫游人醉,谁听中宵杜宇愁”,则将视角转向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描绘了他们因国破家亡而陷入困顿的情景。年年画舫游人醉,意指每年这个时候,游人都会乘着装饰华丽的船只在秦淮河上游玩寻欢作乐,然而这种欢乐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悲伤和痛苦。杜宇是传说中的一种鸟儿,常被用来象征哀愁和悲鸣,这里用它来代表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内心的忧愁。这一形象的塑造,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也更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金陵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歌,通过对南京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魅力和深邃思想,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