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新诗百感生,经年避寇赋长征。
壮怀不作偷安计,又向桃源起义兵。
这首诗是一首题陶村诗稿。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一卷新诗百感生,经年避寇赋长征。
“一卷新诗”指的是作者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诗歌。
“百感生”表示这些诗歌引起了作者深深的感触。
“经年避寇”是指作者为了躲避战乱而长时间地生活在一个地方。
“赋长征”则是指作者创作了一首描绘自己行军历程的诗歌。
壮怀不作偷安计,又向桃源起义兵。
“壮怀”指的是豪情壮志。
“不作偷安计”意指不采取苟且偷安的策略。
“又向桃源起义兵”中的“又向”表示再次采取行动。
“桃源起义兵”指的是作者计划在一个地方重新发起起义。
以下是这首诗的译文:
一卷新诗百感生,经年避寇赋长征。
壮怀不作偷安计,又向桃源起义兵。
注释:
- 卷: 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式,通常包含多个页面。
- 新诗: 新的诗歌作品。
- 百感生: 各种情感都涌现出来。
- 经年避寇: 经过一整年的逃避战乱。
- 赋长征: 写作关于长征的诗歌。
- 壮怀: 豪迈的胸怀。
- 不作偷安计: 不打算采取苟且偷安的策略。
- 又向桃源起义兵: 又一次向某个地方发起起义。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不同时期的生活感受和思考。一开始,作者表达了在新环境中创作的诗歌所引起的感慨。之后,他提到在长期的避战期间,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心中筹划着某种行动。最终,他决心再一次向某个地方发起起义,这表现出了他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关心以及他追求正义的决心。整首诗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