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掩柴荆,耽吟梦未成。
窗风生暗籁,檐雨乱疏更。
一砚磨人老,孤镫达曙清。
城开南岭霁,烟翠半江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的逐字释义和诗句翻译:
春夜掩柴荆,耽吟梦未成。
- 春夜(春天的夜晚)
- 掩柴荆(用柴门来遮挡)
- 耽吟(沉迷于吟诗作对)
- 梦未成(梦想还未实现)
窗风生暗籁,檐雨乱疏更。
- 窗风(窗外的风声)
- 生暗籁(发出轻微的声响)
- 檐雨(屋檐上的雨水)
- 乱疏更(混乱而急促地落下)
一砚磨人老,孤灯达曙清。
- 一砚(一块砚台)
- 磨人老(研磨使得人感到衰老)
- 孤灯(孤独的灯光)
- 达曙清(直到天明都很明亮)
城开南岭霁,烟翠半江横。
- 城开(城市的城门开启)
- 南岭霁(南方的山脉晴朗)
- 烟翠(烟雾般美丽的景色)
- 半江横(一半的江流横卧)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春夜景象。首两句“春夜掩柴荆,耽吟梦未成”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同时表达了诗人因沉浸在吟诗之中而无法入眠的情景。接着,“窗风生暗籁,檐雨乱疏更”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观和细微声响,营造出了一种既幽静又稍带凄凉的感觉。第三联中的“一砚磨人老,孤灯达曙清”反映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最后两句“城开南岭霁,烟翠半江横”展示了清晨时分的景色,南岭的晴空与半江的烟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既有生机又带有些许忧伤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