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兵火后,重与语平生。
图籍他年劫,桑麻故国情。
素心知几在,倦眼此同明。
莫更伤离别,风尘幸已清。
【注释】
白门:即南京,古称白下。
次韵:用别人的韵来写自己的诗,叫做“和韵”,也称“次韵”。
重与:再一次地。
图籍:图书典籍。这里指书籍。
桑麻:泛指农事。
素心:本心,真心。
倦眼:眼睛疲劳而失神,比喻老迈。
风尘:指战乱之尘,也泛指尘世的纷扰。
清:平定,安定。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欧阳修在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被贬为滁州知州,他在滁州的四年中,十分注重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曾组织人力整理了《太平御览》之类的大量图书文献。这组诗歌是他在任滁州刺史期间所作。
“不堪兵火后”二句,写战争之后的痛苦感受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点明诗人因战乱被贬至滁州,心情十分悲苦;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生活的同情,以及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之情。
“图籍他年劫”二句,抒发诗人对战乱过后,自己能够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欣慰之情。第三句以“图籍他年劫”,暗示自己将有机会继续进行学术研究。第四句则以“桑麻故国情”表达自己对战乱后家乡人民依然安居乐业生活的喜悦之情。
“素心知几在”二句,写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彼此情谊的坚信。诗人认为真挚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只要双方真诚相待,就一定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自己对于与友人离别的伤痛之情,同时也表达出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平定战乱,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的祝愿之情。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任滁州刺史期间的作品。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