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谢轻尘扑夜缸。
一宵风雨暗春江。
玉龙戏水原成两,火凤衔花也自双。
大白浪浮邀月榭,小红低唱落梅窗。
如何十二街头影,却伴明灯绣佛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色和热闹气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赏析:

  1. 小谢轻尘扑夜缸。
  • “小谢”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李贺(字长吉),这里可能是以他的笔名“小谢”来代指李贺。“轻尘”指的是轻薄的尘埃,用来形容灯火辉煌,如同轻尘般飘洒在黑夜中。“夜缸”是指晚上的灯笼,这里的“缸”可能是指灯罩或灯笼的形状。
  1. 一宵风雨暗春江。
  • “一宵风雨”指的是一夜之间的风雨,这里的“一宵”指的是一个晚上。“暗春江”形容风雨将春天的江水笼罩得一片暗淡。
  1. 玉龙戏水原成两,火凤衔花也自双。
  • “玉龙”和“火凤”都是神话中的动物形象,分别代表东方和南方。这里的“戏水”指的是在水中嬉戏,而“衔花”则形容蝴蝶飞舞时嘴里叼着花的样子。两句诗描述了这些神话生物在夜色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增添了节日的浪漫气氛。
  1. 大白浪浮邀月榭,小红低唱落梅窗。
  • “大白浪”指的是巨大的波浪,“小红”则是指红色的梅花。这里可能是以梅花的颜色为线索来描绘景象。“邀月榭”是指邀请月亮到楼阁中,这里的“邀月”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赏月的愉悦心情。“落梅窗”则形容窗外的梅花随风飘落的景象。
  1. 如何十二街头影,却伴明灯绣佛幢。
  • “十二街头”可能是指十二条街道或者十二生肖的意思。“影”指的是街道上人们的身影。“伴”表示陪伴。“明灯绣佛幢”指的是节日里悬挂的明亮灯火与佛像的彩绸相映成趣。这句诗表达了节日里人们的身影与灯光交织在一起的情景。

综合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欢乐氛围。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和诗意。通过对节日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唐代人对于节日的热情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