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称佳夕,清辉自昔闻。
今看新月早,已觉夜光分。
无力穿疏幔,如钩隐暮云。
却疑墙角上,花影欲纷纷。
新月
三五称佳夕,清辉自昔闻。
今看新月早,已觉夜光分。
无力穿疏幔,如钩隐暮云。
却疑墙角上,花影欲纷纷。
译文:
十五的月亮最为明亮,自古以来就有“月明星稀”的说法。今晚看到初升的新月,它早已把夜色照亮。
新月升起得如此之早,让人感到夜晚的光芒已经分割开来。
新月没有力量穿透稀疏的窗帘,如同钩子般隐藏在傍晚的天空中。
我怀疑那墙角上的花影子是不是也在晃动,仿佛是无数花朵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新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的开头两句“三五称佳夕,清辉自昔闻”是对十五月色的赞美,表达了自古以来人们对月色美好的期待和向往。接着,诗人用“今看新月早,已觉夜光分”来表达自己对新月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新月”是指刚刚升起的明月,而“夜光”则形容月光明亮。诗人用“已觉夜光分”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对新月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无力穿疏幔,如钩隐暮云”则是对新月与云雾交织景象的描绘。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将新月比作一把钩子,将云雾勾勒出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种描绘手法既形象又生动,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新月与云雾交融的场景。
最后两句“却疑墙角上,花影欲纷纷”则是诗人的一种想象。他怀疑墙角上的花朵影子是不是也像新月一样美丽,从而引发了对花朵的联想。这种想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浪漫的气息,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新月的描绘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