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麟见世犹疑,卒为神州植福基。
四裔具瞻知有圣,众生同病孰能医?
声销坐见尧肌腊,泪尽如闻蜀魄悲。
十载孤臣愆赴召,却留残息哭沦曦。
【注释】
及时麟见世犹疑:麟出现是吉兆,表示天下大治。但皇帝驾崩,朝中人心惶惶,怀疑是不是真有此事。
卒为神州植福基:终于在神州大地建立了福泽。“神州”指中原地区。
四裔具瞻知有圣:四方各地都仰望着这位圣人。“四裔”,四周边陲之地。
众生同病孰能医:百姓们共同的疾病,谁又能够治愈呢?
声销坐见尧肌腊:我听到消息时,已看到皇帝的尸身如同年老的人一样消瘦。尧帝是古代贤君的代表,这里暗用尧舜禹的典故,形容皇帝英明。
泪尽如闻蜀魄悲:我流尽了眼泪,仿佛听到了蜀地亡国之魂的哀鸣。
十载孤臣愆赴召:已经十年没有参加朝廷的召见,作为被罢免的大臣。“愆”,过错,过失。
却留残息哭沦曦:只留下微弱的喘息,对着日出的地方哭泣。“沦曦”,日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唐宪宗所立《顺宗实录》所作序文。文章一反当时史官们的褒贬是非、尊祖排今的旧习,直陈事实,以平实质朴的语言,对唐德宗李适和顺宗李诵两代帝王作了客观的评价。
开篇即指出,“及时麟见世犹疑”,表明作者对宪宗即位后出现的所谓“祥瑞”现象持怀疑的态度。紧接着,作者又从政治上指出“卒为神州植福基”,这实际上是说,宪宗即位不久就发生了“甘露之变”,从此国家便陷入混乱之中。接着,作者又指出宪宗死后,由于朝中无人主事,四方人士也纷纷观望,不知究竟是哪一位才是真正的“圣主”。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四裔具瞻”、“众生同病”等典故,来说明宪宗死后朝中人心惶惶,不知道应该拥戴哪位君王。最后两句则通过自己“十载孤臣”的处境,来表达自己对宪宗的不满和失望之情。
整篇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宪宗的深切忧虑和不满情绪。同时,作者也通过对宪宗的评论,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