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稚山斋理梵书,廿年人事几乘除?
柴门石彴层层磴,肠断元方旧捧舆。

【注释】

听水斋:作者自号,在杭州西湖之南。杂忆:指作者的诗作。理梵书:整理佛教经典。柴门石彴:柴门旁的石阶。层层磴:曲折而上。元方:东汉人黄宪字叔度,以清节重名于世。元方旧捧舆:黄宪曾任尚书郎、太子少傅等职,年老归隐,曾乘舆车入山中。“旧捧舆”,即旧日乘车入山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前两句为第一层。首句写诗人整理佛经的情景。第二句点题,说明诗人已二十年没有回家乡了。“廿”,是二十的意思。

第三句写诗人归家后所见。柴门石阶,山路弯曲。“肠断”二字,写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旧捧舆”,是说黄宪曾乘舆车入山中。“元方”,取黄宪字叔度之意。“元方旧捧舆”,是说现在有人像当年黄宪那样捧舆车入山来。

末两句为第二层。前一句写归家后的感受。“柴门石彴”,是说柴门旁边有石阶。“层层磴”,是说山路很曲折。“肠断”与“肠断元方”相同,都是写诗人归后的心情。

后一句写自己对黄宪的思念:“肠断”二字,写出诗人对黄宪的思念之情。黄宪曾乘舆车入山中,如今有人像他那样捧舆车入山来,诗人怎能不为之感慨呢?

这首诗通过诗人整理佛经这一生活片断,表现了诗人长期客居他乡,怀念家乡和故人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