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园墓草几经霜,犹有门生捧办香。
隔巷春回又元夜,更谁镫下说同光?

诗句如下:

隔巷春回又元夜,更谁镫下说同光?    

译文:

  • 蓼园的墓地上,野草已经历经了寒冷的霜冻,但依旧有门生们在捧持着祭品。
  • 在元宵节夜晚,虽然人们纷纷返回家中庆祝节日,但仍然有人在街巷中行走。
  • 在这元宵佳节之际,谁能在灯笼下与昔日的朋友一起回忆往昔的辉煌岁月呢?

关键词注释:

  1. 蓼园墓草
  • 蓼园是一处古老的墓地。
  • “墓草”指的是墓地周围生长的草。
  • “几经霜”说明时间已经很晚了,草已经承受了多次的寒霜。
  1. 犹有门生捧办香
  • “犹有”表示还有。
  • “门生”是指学生或弟子。
  • “捧办”意为捧着、办理。
  • “香”在古代常用来象征尊敬和敬意。
  • “犹有门生捧办香”意指尽管时间已晚,仍有人保持着对先人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1. 隔巷春回又元夜
  • “隔巷”指的是旁边的小巷。
  • “春回”意味着春天回来了。
  • “元夜”指的是元宵节。
  • 这句表达了即使春天来临,人们依然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
  1. 更谁镫下说同光
  • “镫”在这里指的是灯笼。
  • “说”是谈论、回忆的意思。
  • “同光”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期或某种辉煌。
  • 这句表达了在灯笼下谈论过去的辉煌时光的愿望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元宵节的氛围和人们对过去的回忆。首句“蓼园墓草几经霜”设定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通过“犹有门生捧办香”展现了尽管环境凄凉,但仍有人保持对先人的尊敬和敬意。后两句“隔巷春回又元夜,更谁镫下说同光”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情感,表现了人们在节日夜晚的欢乐和对过去的缅怀。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元宵节的场景和人们的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