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插罢酒还沽,余兴龙山尚未孤。
万古乾坤皆草莽,一时人物在菰芦。
月泉开社天星聚,铁匣缄诗井水枯。
宇内谁成三不朽,壮心空老北山愚。
以下是对《重阳后一日含绿堂吟社雅集分韵得七虞》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作品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茱萸插罢酒还沽,余兴龙山尚未孤:诗人在重阳节后的一次雅集中,刚刚插好了茱萸并喝了酒,他的兴致还未减退。这里的“茱萸”是一种植物,通常用于重阳节以期祛病延年。而“龙山”则指代了作者本人或是他所尊敬的对象,表明尽管节日已过,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并未消散。
- 万古乾坤皆草莽,一时人物在菰芦: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宏大的时间观,无论是远古还是当下,世间都充满了野草和荒凉的景象,但同时,也存在着像芦苇一样的人物。
- 月泉开社天星聚,铁匣缄诗井水枯: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月光照亮了聚会的地方,天空中的星星聚集在一起,象征着文人墨客的聚集;而井水的干涸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凋零。
- 宇内谁成三不朽,壮心空老北山愚: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这个世界上,谁能真正达到不朽?自己的雄心壮志最终只能寄托于北山的愚公而已。
-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陆世仪:明朝末年至清初著名理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江南大儒。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有登高、赏菊等习俗。
- 雅集:文人雅士聚集一堂进行诗歌、书画等艺术创作的活动。
- 分韵得七虞:指的是在聚会中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的诗歌创作活动,每首诗的字数或押韵方式各不相同,体现了古人的才艺和情趣。
- 创作背景与思想内容
- 陆世仪在明亡之际隐居讲学,其一生致力于学问和经世致用。
-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哲思。
- 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揭示了时间流逝给人们带来的无奈感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陆世仪的文学造诣和他作品中蕴含的历史、哲学和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