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不足惜,千秋大义存。
楚氛当日恶,大地霎时昏。
衰世无忠节,荒庵有荩魂。
嗟予犹健在,愧我赵公门。
些语听离骚,魂兮那许招。
西欧飞血雨,东海动心潮。
世事今如此,生民恨未消。
九京如可作,应更痛前朝。
这是一首悼念赵焕文的诗。赵焕文是一位忠诚于国家的官员,他在国难时期殉节,留下了许多忠魂。这首诗就是对赵焕文的颂扬和哀悼。
首句“一死不足惜”,表达了赵焕文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里的“不足惜”是说赵焕文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永存。
第二句“千秋大义存”,表示赵焕文的精神和行为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这也是一种对赵焕文的赞美,认为他的忠义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
第三句“楚氛当日恶”,描述当时楚国的恶劣环境,暗指赵焕文所处的困境。这里的“楚氛”是指楚国的混乱局面,而“日恶”则表示这种局势越来越严重。这也反映了赵焕文所面临的艰难处境。
第四句“大地霎时昏”,进一步描绘了当时楚国的混乱景象。这里的“大地”是指整个国家,而“昏”则表示混乱、黑暗。这也表明赵焕文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
第五句“衰世无忠节”,表示在乱世中很难有真正的忠臣节士。这里的“衰世”是指乱世,而“忠节”则是指忠诚和节操。这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
第六句“荒庵有荩魂”,描述了赵焕文殉节后的情景。这里的“荒庵”是指简陋的住所,而“荩魂”则是指忠烈的灵魂。这也表达了对赵焕文的怀念之情。
第七句“嗟予犹健在,愧我赵公门”,表达了诗人自己仍然健在的事实,同时也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像赵焕文那样忠诚于国家。这句也表达了对赵焕文的敬仰之情。
第八句“些语听离骚,魂兮那许招”,引用了屈原的《离骚》中的名句,表达了对赵焕文的哀悼之情和对灵魂的召唤。这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赵焕文的怀念之情。
第九句“西欧飞血雨,东海动心潮”,描述了欧洲和美国发生的战争,引起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里的“西欧”和“东海”分别指欧洲和美国,而“飞血雨”和“动心潮”则分别表示战争带来的血腥和人们内心的动荡。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第十句“世事今如此,生民恨未消”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里的“世事”是指当前的世界局势,而“生民恨未消”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仇恨的担忧。
第十一句“九京如可作,应更痛前朝”表示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就应该更加重视前朝的教训。这里的“九京”是指古代的都城,而“前朝”则是指过去的朝代。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