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萧瑟天气凉,奄奄夫婿病在床。
祷神求医兼问卜,佥云病已入膏肓。
回忆结缡才十稔,一朝撒手情何伤。
当时不难以身殉,下有孤儿上姑嫜。
仰事俯蓄赖十指,此身未便遽云亡。
况复夫君有遗命,是儿须令继书香。
春秋递嬗儿渐长,就傅归来立母傍。
母云志士惜日短,莫道愁人恨夜长。
日短夜长阴可惜,挑灯课读亦何妨。
机声书声相接续,夜如何其夜未央。
儿承母训苦自励,青年名已列胶庠。
又将母节达上听,冰霜励洁邀龙章。
母年今已逾七秩,暇复课孙体康强。
谢生持图索题咏,频年奔走笔墨荒。
况复在前有珠玉,骚坛健将推张黄。
聊将俚句表慈孝,传之家乘志不忘。

篝灯课子图,为谢节母题

西风萧瑟天气凉,奄奄夫婿病在床。

祷神求医兼问卜,佥云病已入膏肓。

回忆结缡才十稔,一朝撒手情何伤。

当时不难以身殉,下有孤儿上姑嫜。

仰事俯蓄赖十指,此身未便遽云亡。

况复夫君有遗命,是儿须令继书香。

春秋递嬗儿渐长,就傅归来立母傍。

母云志士惜日短,莫道愁人恨夜长。

日短夜长阴可惜,挑灯课读亦何妨。

机声书声相接续,夜如何其夜未央。

儿承母训苦自励,青年名已列胶庠。

又将母节达上听,冰霜励洁邀龙章。

母年今已逾七秩,暇复课孙体康强。

谢生持图索题咏,频年奔走笔墨荒。

况复在前有珠玉,骚坛健将推张黄。

聊将俚句表慈孝,传之家乘志不忘。

赏析:这首诗以《秋夕灯下教子》为题,描绘了一幅母与子共勉读书、共度时光的温馨画面。全诗通过对母亲日夜辛勤教导儿子学习的情景的描写和对母亲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首联“篝灯课子图,为谢节母题”通过描绘母子二人在烛光下共同学习的场面,引出了母亲节的主题。这一细节既展现了母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颔联“西风萧瑟天气凉,奄奄夫婿病在床。”则描述了家庭中的不幸事件——丈夫生病卧床。这个场景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情感表达的起点。

诗人分别从祈祷神灵、询问吉凶、回忆往昔、感慨时光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家庭中的不幸遭遇以及自己对此的反应和思考。这些内容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人还强调了自己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以及对家庭的深深责任感。

颈联“母云志士惜日短,莫道愁人恨夜长。”则是诗人对母亲教诲的回应。他告诉母亲,尽管生活有时令人感到忧郁和烦恼,但只要我们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一观点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体现了他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尾联“母年今已逾七秩,暇复课孙体康强。”则是对母与子之间关系的美好祝愿。诗人希望母亲能够身体健康、长寿快乐,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学业有成。这一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祝福,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以“篝灯课子图,为谢节母题”为开篇,通过描绘母亲在烛光下教导儿子学习的场景,引出了诗歌的主题。随后,诗人分别从祈祷神灵、询问吉凶、回忆往昔、感慨时光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家庭中的不幸遭遇以及自己对此的反应和思考。最后,诗人以对母亲的祝福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