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生之源,易穷久乃变。
金玉炫耳目,始觉菽粟贱。
逐末竞锥刀,举世互相煽。
海客多奇淫,大利遂私擅。
桑孔术亦工,何由救瞑眩。
节流岂无策,睫远谁能见。
哀哉涸辙鱼,恻矣巢堂燕。

【注释】

食货生之源:食货,指粮食和货币。生之源,比喻国家的经济命脉。

易穷久乃变:容易穷困,时间长了才能改变。

金玉炫耳目:金玉闪耀着耀眼的光辉,用来迷惑视听。

始觉:才觉得。

菽粟贱:豆子、谷粒价格低廉。

逐末竞锥刀:追求末业(商业)而争抢小利。

举世:全世界的人。

海客多奇淫:海外商人大多贪得无厌,追求奇异商品。

大利遂私擅:大利润就归个人所有。

桑孔术亦工:桑树、孔木(一种树木),技艺也很精巧。

瞑眩:昏睡,这里比喻疾病。

节流:节约开支。

节流岂无策:难道没有策略可以节省开支吗?

睫远谁能见:眼睛离目标太远,看不见。比喻见识短浅。

哀哉:可哀啊。

涸辙(zhé):干涸的水沟。比喻陷入困境,一无所获。

恻矣(cì):可怜悯,可怜。

巢堂燕:筑巢在堂檐下的燕子。比喻处境窘迫的人。

【赏析】:

《感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通过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讽刺统治者对民生疾苦的麻木不仁,来抒发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全诗语言简练、质朴,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

首联“感事”点题,以感叹的语气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

颔联“金玉炫耳目,始觉菽粟贱”,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现实的矛盾。金玉闪耀着耀眼的光辉,用来迷惑视听,而真正珍贵的菽粟却被人们遗忘。这反映了社会上的贪婪与愚昧,以及人们对真实价值的忽视。

颈联“逐末竞锥刀,举世互相煽”,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混乱与不公。追逐利益的人争相用小利吸引别人,整个社会陷入了盲目竞争的状态。这种风气不仅导致了财富的流失,也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得更多的人陷入困境。

尾联“海客多奇淫,大利遂私擅”,则将视角转向海外商人。他们贪婪地追求奇异的商品,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这种行径无疑是对正义与道德的亵渎,也是对社会公平的破坏。

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揭示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只有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