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弦上筈,流光迅于矢。
春鸟畅欢情,秋虫感衰耳。
万籁乘时鸣,一心异悲喜。
中宵不成寐,转辗揽衣起。
今人未尝生,古人未尝死。
欲求不死方,从师悔晚矣。
【注释】:
- 人生弦上筈:弦上指琴,筈是弦乐器中的一根弦。
- 流光迅于矢:光阴像箭一样快。
- 春鸟畅欢情:春天的鸟在欢快地歌唱着。
- 秋虫感衰耳:秋天的虫子因感到生命的凋敝而发出哀鸣。
- 万籁乘时鸣:万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鸣叫。
- 一心异悲喜:一颗心却感受着不同的悲伤与快乐。
- 中宵不成寐:深夜不能入睡。
- 转辗揽衣起:辗转不安,起身穿衣。
- 今人未尝生:现在的人没有出生过。
- 古人未尝死:古人也没有死亡过。
- 欲求不死方:想要寻找不死的方法。
- 从师悔晚矣:跟随老师学习悔恨自己学得晚了。
【赏析】:
此诗以“感秋”为题,通过描写自然界四季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联“人生弦上筈,流光迅于矢。”描绘了人生如在琴弦上的弹动,光阴飞逝如同射出的箭。这是对生命流逝的直观描述,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易逝。
颔联“春鸟畅欢情,秋虫感衰耳。”则转而描述了春天的鸟儿欢快地歌唱,秋天的虫子因感受到生命的凋敝而哀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流转无常的感受。
颈联“万籁乘时鸣,一心异悲喜。”进一步扩展了前两联的主题,万物都随季节变化而鸣叫,但一颗心却感受着不同的喜悦与悲伤,这种内心的情感差异,反映了作者对生命体验的深刻理解。
尾联“中宵不成寐,转辗揽衣起。”描绘了诗人深夜无法入眠的情景,以及由于内心的感慨而起身穿衣的行为。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不安,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四季更替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探索生命意义和寻求超越生死的执着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