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嗟道丧,人人惜其情。非止口嗌哇,惟恐风波生。
就令诗言志,有怀讵能倾。转喉防触讳,顺吐必逆攫。
摭拾为大尤,塞兑乃得宁。漫云教温柔,本无不平鸣。
肺腑一字无,月露连篇盈。掩卷想谁作,曾不得主名。
以兹继《风》《雅》,真赝谁能争。我读贞观诗,则知贞观诚。
轩豁露肝膈,拓落轻讥评。出语中道要,破的无浮声。
惜哉两白首,未能常合并。

这首诗是桐城方贞观寄给诗稿的书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诗的第一句“渊明嗟道丧,人人惜其情”是对陶渊明的赞美。陶渊明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田园风光为题材,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里的“道丧”指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而“人人惜其情”则是指人们对于情感的珍视。

第二句“非止口嗌哇,惟恐风波生”则是对诗歌创作的挑战和压力的描述。这里的“口嗌哇”是指口齿不清或声音沙哑,暗示了诗歌创作的艰难。而“风波生”则是指外界的压力和困难,使得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时刻警惕,以免被波涛所吞没。

接下来的两句“就令诗言志,有怀讵能倾。转喉防触讳,顺吐必逆攫。”则是对诗歌表达方式的讨论。这里强调了诗歌应该直抒胸臆,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触犯禁忌。诗人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既要有情感的宣泄,又要尊重社会规范。

“摭拾为大尤,塞兑乃得宁。漫云教温柔,本无不平鸣。”则是对诗歌风格和内容的探讨。这里的“摭拾为大尤”指的是诗歌追求宏大的气势,而“塞兑乃得宁”则是指诗歌要含蓄内敛,避免过于张扬。同时,诗人也认为诗歌应该具有教化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通过直白的教诲来实现的,而是要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来打动读者的心。

“肺腑一字无,月露连篇盈。”则是对诗歌创作技巧的赞美。这里的“肺腑一字无”意味着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修饰词,只有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而“月露连篇盈”则是指诗歌如同月光般清澈透明,充满了智慧和美感。

最后一句“掩卷想谁作,曾不得主名。”则是对诗歌作者的思考。诗人在读完诗歌后,不禁会想起是谁写的,但却没有找到作者的名字。这既体现了诗歌创作的隐秘性,也反映了诗人对未知作者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的态度、表达方式、风格和技巧等方面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以及对于未知作者的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