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帷兰气断氤氲,诵偈馀音不可闻。
差似学书兼学佛,东坡海上悼朝云。
【注解】
病山:指苏轼在惠州时所建的“东坡雪堂”(因苏轼号东坡)。朝云:即秦观,苏轼的表妹。兰婴:秦观字少游,以兰为名。学书:学习书法;学佛:学习佛法。悼:哀悼。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题旨:怀念亡姬秦氏(即朝云),次句写其墓地荒凉。三、四句说,她的墓像佛塔一样高大,而她生前与苏东坡的交往却如佛教徒一般虔诚。末句是说,东坡对朝云的死非常悲痛,如同他在海上看到自己去世的妻子朝云一样。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吹帷兰气断氤氲,诵偈馀音不可闻。
差似学书兼学佛,东坡海上悼朝云。
【注解】
病山:指苏轼在惠州时所建的“东坡雪堂”(因苏轼号东坡)。朝云:即秦观,苏轼的表妹。兰婴:秦观字少游,以兰为名。学书:学习书法;学佛:学习佛法。悼:哀悼。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题旨:怀念亡姬秦氏(即朝云),次句写其墓地荒凉。三、四句说,她的墓像佛塔一样高大,而她生前与苏东坡的交往却如佛教徒一般虔诚。末句是说,东坡对朝云的死非常悲痛,如同他在海上看到自己去世的妻子朝云一样。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注释: 秃柳狰狞在,疏梅次第垂。 飞虫晴照水,啅雀晚移枝。 意兴随年尽,风光入座悲。 淹留一搔首,物色付童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园居生活的诗,诗人以秃柳、疏梅、飞虫、啅雀等景物为线索,展现了园居的宁静与孤寂。 首联“秃柳狰狞在,疏梅次第垂”。“秃柳”,指的是枯黄的柳树;“狰狞”,形容树木的形态凶猛,给人一种荒凉、凄凉的感觉。“疏梅”,指的是稀疏的梅花;“次第垂”,形容梅花逐渐凋零的样子
【注释】 梦寐吾何有:我有什么烦恼? 方塘长短亭:长亭是方形,短亭是圆形。 轩楹(yíng)浮日澹:轩和楹被浮云遮住,显得暗淡无光。 草树动春荧:草木摇动,仿佛映出了春天的光芒。 生物闲闲见:万物都悠闲自得,自在生长。 初衷皎皎醒:本来纯洁的志向在觉醒。 世人那窥此:那些世俗之人又怎能理解呢? 影落蒋山青:影子倒映在蒋山上,也显得青青翠绿。 【赏析】 这是一首写园居生活的闲适之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同时结合着题目中“赏析”的要求来理解、分析、欣赏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夜雨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一种感受,也是诗人羁旅生活的写照,是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之情的真实流露,也是他内心悲凉与无奈的反映。《夜雨》一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内心的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四山春漠漠
译文: 晨曦初露,微风轻拂,我步入后园寻找春天。 雨后的花园显得格外清新雅致,每分每秒都充满生机。 各种花香弥漫在空气中,仿佛还留有夜晚的余温。 新叶在阳光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展现出勃勃生机。 湖面上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打破了水面的平静。 楼台之上鸟儿欢唱,声音回荡在空旷的田野。 我呼唤孩子坐在绿草上,感受这春天的美好。 注释: - 淡沲:轻柔,这里形容微风。 - 光阴步步妍
【注释】: 1. 先公:指父亲。豢(huàn):养。2. 羁孤:被束缚、囚禁,这里指鹤不能飞,不能自由。3. 霄汉:指天空与星汉,形容高远而清朗的地方。4. 山邱:指丘山,指人世间。5. 回廊:曲折的回廊。6. 冷烟:形容月色如烟。7. 啼残:指鸟鸣不已。8. 返哺乌:指反哺的老乌鸦。返哺即反哺哺母,喻孝道。9. 朝暮:指日日夜夜。 【赏析】: 这是一首写鹤的诗,通过鹤的不自由
诗句解析及注释: - 1. 春满山如海:春天的气息遍布整个山林,仿佛大海一般广阔无垠。 - 2. 飞鸣不自知: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鸣叫,它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给观者带来多大的影响或震撼。 - 3. 杂花温日影:各种颜色的花朵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 - 4. 新柳长烟丝:新长出的柳条细长而轻盈,仿佛是烟雾中飘散的丝线。 - 5. 田水听蛙急:听到青蛙急促的叫声,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
【注释】: 遣兴:抒发闲情逸致。遣:排遣,解除。风坐纤埃上,晴瓯翠石围。群鸡啄树影,语燕点书帏。海色犹亲切,天声日细微。一春消息近,赢得醉无归。 译文: 我坐下来看微风拂过尘埃,阳光下绿茶环绕着碧玉般清冽的杯子。一群鸡啄食着树上的影子,燕子呢喃着落在书桌上。海边的颜色依然亲切可人,天空的声音越来越细微。春天的消息已经临近,却让我喝得酩酊大醉而无法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遣兴”为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起死怜春在 释义: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诗人怜悯春天的到来,想要拯救它(春天),让春天重新焕发生机。 第2句:劝家了债无 释义: 劝说家人不要再借债,因为春天已经到来,债务可以一笔勾销。 第3句:水明初浴鹤,廊静与悬蛛 释义: 清澈的水面刚刚映照出浴鹤的影子,廊子静谧得连挂在空中的蜘蛛网都显得格外清晰。 第4句
【注释】: 实甫:即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行在所:指元世祖忽必烈所建的大都(今北京),当时为临时的首都。转运使,古代官名,主管转运事务。驻:驻扎。题寄二首:诗题中的第二首。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这里泛指陕西一带。仍转饷,仍然转运军饷。销兵:停止军事行动。恸哭桑榆计:悲叹人生短促,不能长久之计。桑榆,日落时太阳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晚年。宵旰情:日夜操劳之情,形容为国事操劳的辛苦心情。唱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型题目,考生需注意结合诗句来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再结合整首诗的内容进行理解。本题要求赏析“犹怀中兴略,听角望湖亭。”一句中的典故,并指出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 “犹怀中兴略”指的是作者仍然怀念着恢复中原的策略。“中兴”指代北宋的兴盛。此处暗指南宋小朝廷偏安于江南一隅,国势日衰,无法振兴大宋江山。“听角望湖亭”指的是听到号角声就望见湖中之亭
注释: 1. 负笈曾孙气老苍:背着书箱的曾孙已经老了。 2. 江南邂逅一倾觞:在江南偶然相逢,举杯畅饮。 3. 鴐鹅满眼兵尘动:看着鹅群,眼前一片战争的烟尘。 4. 应向图中觅故乡:应该在图中寻找故乡。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战争背景下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以“江南邂逅一倾觞”开头,描绘了自己和李生在江南的一次偶遇,两人一同饮酒畅谈的情景。这里的“江南”象征着和平与宁静
【注释】: 崷:高耸。灵奇:山势奇特。万笏山:指代山峰,笏为古代臣子的手板,此处借指群峰。 相望庐墓虱其间:相互映衬在山间。虱其间:像虱子一样密密麻麻地布满。 宦成:官位升迁。偶写:偶然描绘。幽居胜:幽雅的居处。 终古:永远。高云不可攀:形容高山之高,令人望而生畏,攀登艰难。 【赏析】: 此诗是诗人李生向大令次星所绘的山居图长卷题词,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句释义: 1. 四百年间话战功: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上四百年战争(这里指的可能是三国时期)的评价。"话战功"指的是讨论或者记载战争中的功绩,而"四百年"强调了时间的长久。 2. 堂堂身手几人同:这里用“堂堂”形容曹操的威武与气势,"身手"则是指他的才能和力量,"几人同"则是在问有多少人能和他相提并论,即是否有人能够在他的能力上匹敌。 3. 一亭留溅哀时泪:这里的“一亭”指的是一处亭台
【注释】 病山成亡姬兰婴小传题其后:指《后汉书·列女传》中记载的兰芝与仲卿的故事。 怜影盟魂护乱离:怜惜他们(指兰芝与仲卿)的影像,保护他们的灵魂免受战乱之苦。 善根慧业总成痴:指兰芝、仲卿二人的善良和智慧最终都化作了痴情。 巫阳:《列女传》中记载,巫阳子巴与女子相恋,死后化为巫山神女,为楚怀王招魂。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写画像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故事。诗人用“怜影”
【注释】 1. 省吾:指宋代诗人陆游。 2. 玩世:指不关心世事。 3. 穷年:指终年。4. 簿领:指官署文书工作或办事能力。5. 荆关:指画中山水的笔法,荆关即荆浩、关仝。 6. 一影如文豹:形容人像一只文豹那样有威仪。文豹是周宣王时的贤相,以威仪著称。 7. 海上山:指山势高险。8. 雾雨层层:形容云烟弥漫,山色空蒙。 【赏析】 《题于省吾山居读书图》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作。陆游字务观
【注释】 康更生:人名。翁既返丁家山寄庐过访不遇有诗见及次和二绝:翁已经返回丁家山寄居,路过时拜访未能相见,并收到他的诗。次和:指应作的和诗,即这首诗。碧湖:湖面。秋满:秋天湖水涨满。奈愁何,奈,奈何;愁,忧愁。挂梦:挂在梦中。山亭:山中亭子。放菊:菊花在秋天开放。盼到主人:盼望主人的到来。邀一舸:邀请一只小船。空携大句压风波:空手携带着宏大的诗句去镇压波涛。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