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边庭毳幕单,十分月色不曾看。
花前犹自忘迟暮,事退何心怨早寒。
朝日遥怜鸦影淡,战风渐觉叶声乾。
衰颓未得无生忍,可笑将心何处安。

【注释】

牵牛花:即朝颜花。

毳幕单:指边陲的军帐。毳,粗毛;单,简陋。

月色不曾看:意谓边关苦寒,连月亮都懒得照耀,所以看不到月亮的光辉。

事退:事情已办妥,不再追究。

何心怨早寒:何必埋怨天气寒冷。

怜:喜爱。

战风:刮风。

生忍:勉强忍耐。

安:安慰。

【赏析】

此诗写于天宝十四载(755),当时诗人在长安待诏未出仕。诗中以牵牛花自比,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首联说“寒节已至牵牛花犹有开者”。寒节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此时,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牵牛花却依然开得灿烂。这里暗含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八月边庭毳幕单”,意思是说八月时节,边境的营帐十分简陋,没有华丽的装饰。这里用“毳”来代称边关艰苦的生活条件。“十分月色不曾看”,意思是说连这样艰苦的生活,也顾不得观赏那明亮的月亮。这里用“不曾”来形容诗人的心情,表明他时刻惦记着国家的大事。

颔联说“花前犹自忘迟暮,事退何心怨早寒”。这是说自己在花下仍然忘记自己年老,但一旦离开朝廷,哪里还会想到这些呢?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为国家担忧,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颈联说“朝日遥怜鸦影淡,战风渐觉叶声乾”。意思是说太阳远远地照着,乌鸦的影子显得那么微弱;风吹过来,树叶的声音渐渐变得干燥。这里用“鸦”来代称乌鸦,因为乌鸦叫声凄厉,容易引发人们的悲伤情绪。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

尾联说“衰颓未得无生忍,可笑将心何处安”。这里是说自己已经年老了,不能继续为国效力。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奈和伤感的情绪。同时,他也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最后一句“可笑将心何处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挣扎。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佳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