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曲横塘路,寻游到上方。
侵阶芳草绿,落壁燕泥香。
佛貌依山古,钟声带月长。
名心此俱寂,幽兴托空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本诗是一首咏古怀人的七绝。“佛貌依山古,钟声带月长”,点明游丹砂寺的时间和心境。

“几曲横塘路,寻游到上方。”“上方”指山上。诗人从山下开始寻访,经过几道弯弯曲曲的路,一直来到山上。

“侵阶芳草绿,落壁燕泥香。”这两句写春景。“侵阶”是说春草已经长到了台阶上。“芳草绿”说明春天来了。“燕泥香”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这两句写景,为后文写人做铺垫,渲染气氛。

“佛貌依山古,钟声带月长。”这两句写佛寺。“佛貌依山古”是说这座寺庙依山而建,历史悠久。“钟声带月长”表明时间已晚。“钟声带月长”既写出了时间的深夜,又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

“名心此俱寂,幽兴托空王。”“名心”指名利之心。“幽兴”指闲情逸致。“托空王”指寄托于佛教的空宗。前两句写寺中的景色,后两句抒发感慨之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淡泊之想。

【答案】

译文:

我沿着弯弯小河走了好几里路,才找到了那座山上的寺院。庭院里生长着青草,墙头上有燕子筑巢,还有淡淡的泥土香气。

这座古老的寺院依山而建,夜深时钟声悠扬,似乎带着月色。名利之心在这里都变得平静下来,我寄情于空门的佛祖。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怀人的七绝。首联先交代了游览的地点和时间:从山下寻来,在山上游览。中间两联则描写了寺中的景象和自己的所感所悟:“佛貌依山古,钟声带月长”点出游丹砂寺的时间和心境;“侵阶芳草绿,落壁燕泥香”写景,烘托气氛,为后文写人做铺垫。颔联“佛貌依山古”“钟声带月长”,不仅写出了时间已是深夜,还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心绪。尾联“名心此俱寂,幽兴托空王”抒发感慨之情,表明自己对名利的淡薄之想,也表现了超然物外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