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秋景物最凄清,旷览平原爽气生。
塔院半天飘梵语,僧廊终夜走江声。
圣因月自三潭出,灵隐钟随一雁鸣。
此际临风倍惆怅,愁心飞渡越王城。
【诗句释义】
- 凉秋景物最凄清,旷览平原爽气生。
凉秋:秋季凉爽的气候。
- 塔院半天飘梵语,僧廊终夜走江声。
- 圣因月自三潭出,灵隐钟随一雁鸣。
- 此际临风倍惆怅,愁心飞渡越王城。
【译文】
在清凉的秋季,景色最为凄凉,我站在迎江塔上,放眼望去,平原广阔,清爽的空气让人感觉格外舒畅。
在塔院中,半天时间都飘荡着诵经的声音,夜晚时,僧人的走廊里回响着阵阵的钟声,声音仿佛来自江水之中。
月光从三潭寺的月亮湖中升起,映照在灵隐寺的钟楼上,伴随着大雁飞翔的声音,钟声似乎也随风传遍了整个城市。
此刻我在迎江塔上,面对秋风,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悲伤和忧愁,思绪如同飞鸟一般越过越王城的上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迎江塔上看到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深深感慨。诗人用“凉秋”和“旷览平原”来表达秋天的寒冷和广阔的视野,同时用“爽气生”来形容这种感受。接着他描述了塔院中僧侣诵经的梵音和夜晚的钟声,这些声音似乎与江水融为一体,给人以宁静和安宁的感觉。然后诗人又用“圣因月自三潭出,灵隐钟随一雁鸣”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教义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的赞美。最后一句“此际临风倍惆怅,愁心飞渡越王城”,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远方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