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琏
诗句解析 第一句:洙泗传六经,精义备搜讨。 - 洙泗:指孔子的故乡曲阜,是儒家文化的起源地。 - 传六经:指传授《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精义:深入理解经书的精髓和深意。 - 备搜讨:广泛研究和探讨。 第二句:如悬日月光,斯文常皓皓。 - 如悬日月光:比喻经书如同天上的日月之光,照亮人心。 - 斯文:此指儒雅之才或儒家的学问。 - 常皓皓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充满智慧的画面,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的追求。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怀王伯申 太乙频看降紫庭,刘歆再世阐全经。 淮南久建藏书室,蓟北还依问字庭。 一径草深烟漠漠,六街花落雨冥冥。 何时共剪西窗烛,金石遗文证鼎铭。 1. 怀王伯申 - 这句可能是在怀念一个名叫伯申的人或者事物。"怀"是思念的意思,"王"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尊称,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人物
八月四日与左良宇叔固方展卿由胜溪入宋家岭畅览龙眠山色月出始归 故乡山水区,循途洽幽尚。 古木极阴森,层峦分叠嶂。 履石渡潺湲,荇藻微纹漾。 峭壁傍回溪,争奇不相让。 过岭见平畴,樵风忽轻扬。 阴阳蓄异形,耳目益昭旷。 若匪入山深,孰辨峰殊状。 唐宋善游人,题名互相望。 倏忽千百年,见者倍惆怅。 盛会难再逢,高咏庶相抗。 逐句解读: 八月四日与左良宇叔固方展卿由胜溪入宋家岭畅览龙眠山色月出始归
注释: - 大鸿岭: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境内的一座山,海拔高度约1,086米。 - 纵目巍峨得胜场:形容大鸿岭之高峻壮观。 - 晴霞众壑倏阴阳:形容山间云雾缭绕,变幻莫测。 - 地连宣歙标孤柱:宣城和歙县都位于安徽省南部,与大鸿岭相连。 - 江注钱塘此滥觞:比喻大鸿岭是钱塘江的源头。 - 朝日鲸波开蜃市:早晨太阳照在海面上形成的波纹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 晚烟人语出羊肠:傍晚时分
虎阜寺 来访齐梁古道场,寺门新放木樨香。 方池月照珠生水,古墓风寒剑拂霜。 花石高低围法界,钟鱼寥亮出斋堂。 烹茶可继中泠美,天下名泉我遍尝。 译文: 1. 访问历史悠久的齐梁寺庙,寺门刚刚挂上新鲜的桂花香气。 2. 月光洒在方池上,水面仿佛珍珠般波光粼粼;寒风吹过古墓,仿佛可以听到剑锋划过的声音。 3. 寺庙周围摆放着高低错落的花石,构成了一个美丽的法界;和尚们敲钟的声音清脆响亮
黟县道中 谷口暝烟生,疑近幽人宅。 小草媚秋光,寒潭荫深碧。 村舍倏周遭,岩居互开辟。 仄径忽旁通,不患前溪隔。 淳朴爱山农,悯予滞行役。 注释: - "谷口暝烟生" :描绘了傍晚时分,谷口的烟雾升起的景象。 - "疑近幽人宅" :给人一种仿佛接近了隐士的居所的感觉。 - "小草媚秋光" :描写了小草在秋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 "寒潭荫深碧" :描述了深潭在寒气笼罩下的深碧颜色。 -
诗句解析: 1. 十年京洛无知己,花市槐街喜接踪。 - 关键词解释: - "京洛":古都洛阳的别称。 - "无知己":形容孤独,没有知心朋友。 - "花市槐街":形容热闹繁华的市场或街道。 - "接踪":形容某人出现时,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或者追随。 - 赏析: 诗人在洛阳多年,没有找到知心的朋友,现在终于有机会在热闹的花市和槐街上遇见了孙觉才,感到非常高兴。 2. 江左声华推谢凤
自朱庄往皖城效放翁体赠愚谷 久羡山村乐事赊,柴门几日驻征车。 兴酣自饮鸡鸣酒,午倦频烹雀舌茶。 雨岸夕阳飞宿鹭,隔林红叶噪归鸦。 诗情不为游踪减,拟向江头看晚霞。 注释: 1. 久羡山村乐事赊 - 长久地羡慕山村的安逸和快乐。 2. 柴门几日驻征车 - 在山村的小门口停留了几天,暂时停下了旅行的车。 3. 兴酣自饮鸡鸣酒 - 兴奋到酒兴正浓时,自己喝了一杯鸡鸣酒。 4. 午倦频烹雀舌茶 -
【诗句释义】 1. 凉秋景物最凄清,旷览平原爽气生。 凉秋:秋季凉爽的气候。 2. 塔院半天飘梵语,僧廊终夜走江声。 3. 圣因月自三潭出,灵隐钟随一雁鸣。 4. 此际临风倍惆怅,愁心飞渡越王城。 【译文】 在清凉的秋季,景色最为凄凉,我站在迎江塔上,放眼望去,平原广阔,清爽的空气让人感觉格外舒畅。 在塔院中,半天时间都飘荡着诵经的声音,夜晚时,僧人的走廊里回响着阵阵的钟声,声音仿佛来自江水之中
【注释】雷州:今广东海康。陆公:指唐代诗人陆贽,曾官湖南、鄂岳等州刺史。汲水:取井水。顾渚:地名,在浙江长兴县东南。海桐花:即木槿花。 【赏析】此诗是作者到福建任福建观察使时所作。诗人在赴福州途中,路过雷州时,有感于“蛮烟瘴雨倍思家”,便想借采茶之便,顺便采些茶籽回去种植。他在陆公泉边,汲井而饮,并煮茶品茗。陆公泉位于雷州城西的陆公山脚下,因唐代著名诗人陆贽在此任过官而得名。诗人在此地闲坐